2023/08/02

韓國International Exchange Association of Traditional Arts (IEATA)

 

訪談整理/童心善

第三次來到宜蘭童玩節,取得中央大學韓國傳統音樂博士學位的團長朴信珠首先分享了taepyeongso(太平蕭)這個嗩吶家族的樂器。為了保養方便,他以塑膠吸管取材,砂紙打磨自製不會受潮濕環境影響、保養也容易的簧片。先來聽聽這段阿里郎

藍色的"簧片"其實是塑膠吸管製成

農樂(nongak)

童玩節來過不同地區的農樂演出團隊,這回帶來的是湖南地區,以Pangut為表演形式(目的)演出。意義上,pangut是一場為了娛樂觀眾的表演,無論是廟會、慶典,心情很嗨時,都可以演出一段。除了pangut,農樂還有duregut(農村生活中的表演形式,簡單娛樂為主)jisinbapgi(酬神用之農樂,中秋、新年、新居落成、喬遷祝賀、甚至打鑿新井、橋廟完工都能來上一段)geollip(特別用來募款的農樂演出形式,尤其募款建廟)。無論以哪一種方式呈現農樂,基本的元素是jinpuri (移動)jangdang (長短或節奏),完整的還包括舞蹈及雜耍特技等。

Pangut

既然以娛樂觀眾為目的,Pangut特別在Jinpuri移動陣式、jangdang節奏變化上有著嚴謹的結構組合,在象帽技巧上多加著墨,以獲得更多掌聲。Jinpuri,有非常多的變化,大部分是從易經八卦、太極、五方(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變化而來,線型、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圈、二重圓或三重圓、螺旋圈、四方形、兩直線隊形相互靠近,以及搭配不同打擊樂手時而向左右,時而向前後等,且每一種【隊形變化】或說【陣式】都有固定的名稱;jangdang節奏亦然,不同名稱表示某一特定節奏。雖說不同地區的pangut有不同的出場順序,不過,通常帶領出場的是小鑼手,最後是小鼓手,因為移動最為方便,因此象帽帶也最為華麗,隨著陣式變化,調整各個打擊樂手的位置。為了凸顯個人技巧,最早上場的會是以小組行進,之後才是厲害的象帽人、小鑼、鼓手等,最後結束前,以走隊形加上hwimori這種節奏作為終結。

這回,我們特別問及轉象帽的方式,原來,跟脖子或轉頭沒甚麼關聯,最主要是以身體律動、膝蓋的震動帶動帽帶,頭部則是帶動帽帶(韓紙,構樹內層樹皮製成,較為堅韌),並非以脖子或頭部施力,我們來看看孩子們示範如何穿戴象帽以及轉動帽帶:

象帽結構,扣在帽上可以活動

  


轉帽帶以下幾種方式,大家可以留意女孩兒身體和腿的律動:

oe-sa:轉圓圈,表現宇宙樣貌。

Sa-sa:慢速左右

Nabi-sa:蝴蝶振翅般

Yang-sa:快速左右

beongea-sa:閃電般

Jaban-dwijipgi:翻轉跳

 「韓國的傳統音樂或舞蹈,是隨著時代變化的,尤其在二次戰後,為了復興韓國傳統,做了很多努力,比如舉辦比賽,鼓勵學生參與,也鼓勵創作,從宮廷內舞蹈轉編為華麗的太平舞、扇子舞到以農樂樂器為幫襯的小鼓舞、長鼓舞等都是舞蹈相關的變革,不同的打擊樂器、節奏也鼓勵發展出有特色的打擊樂。」團長這麼說。Samul nori四物演奏(取農樂中的四種打擊樂器來表演)Beona nori (轉盤民俗表演)都算是為了保存傳統文化演變而來的表演形式。小鼓舞的節奏方式,會讓人聽起來活潑,而長鼓可以綁在身上當作樂器演奏,也可以掛在身上表現舞蹈律動。

團隊帶來的扇子舞、小鼓舞、四物演出搭配轉盤特技: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