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西爪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西爪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07/25

安克隆印尼傳承竹樂團(Angklung Arumba Indonesia Pusaka)


石雅如

本團是由印尼知名音樂家Jaya Suprana先生在2011年成立,誠如其名,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傳承2010年登錄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的印尼傳統樂器安克隆。安克隆(Angklung)的名稱來自西爪哇巽他族語Angka是指音調lung表示碎裂,合在一起Angklung,指的就是搖擊竹製樂器呈現的聲音。團名中的Arumba,指的是使用竹製樂器合奏的樂團,是從1960年代出現的新創模式。組成合奏團的基本樂器如下:安克隆(Angklung)、竹木琴(Gambang)、竹製低音貝斯(Bass Lodong)和長筒鼓(Gendang)。團隊來自西爪哇正是安克隆琴的起源地,最早是當地原住民Baduy族在慶祝豐收時候使用的樂器。西爪哇也是巽他族的主要分布地區,團隊演出服裝就是巽他族的傳統服飾,正式場合戴帽,平時則是戴當地特有蠟染頭巾(badik)


2017/07/20

印尼安迪卡工作室(Sanggar Andika)


石雅如



本團來自印尼西爪哇島荷蘭時期的首都茂物(Bogor) ,之前的1216世紀曾為巽他王國的都城。團名是團長Anita女士和先生也是本團的樂師Endang的名字結合;兩人的兒子,本團年僅八歲的操偶師的名字也是Andika。工作室傳承自外祖父母,外公外婆都是操偶師,家學淵源,Andika自三歲起便開始會操演布偶,一個人可表演男女老幼多聲道。本團的全體舞者一開始必須半年以上的基本功磨練並經過考試才可以正式入團。至於樂師的實力更是堅強,如Endang先生,從小習鼓已有三十年以上的鼓齡。包含樂師、舞者和操偶師,安迪卡工作室成員共計百名,希望透過推廣音樂舞蹈教育保存印尼傳統文化,讓團員在學習的過程中發掘自己的潛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