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石雅如
來自日本福岡縣的的音語(Oto Gatari)和太鼓團,是由團長黑川昌典、團長夫人黑川茉莉子以及友人於2010創立。團長說這是夫人想的團名,音是指音樂,語是指物語,物語是日語故事的意思,也就是說,太鼓團想透過音樂向大家述說故事。團長黑川昌典先生,高中時期曾參加地方的太鼓團,之後進入福岡大學,創立了和太鼓部「鼓舞猿」,除了打太鼓也跳街舞。團長夫人茉莉子就是在跳街舞時候和團長認識的,團長夫人從國小三年級就參加學校課後的太鼓社團,到現在擁有29年的打鼓資歷。本次來台演出的團員都是福岡縣人。受訪的鐘ケ江彩李小姐說,她從6歲參加幼稚園的太鼓活動後就愛上太鼓,持續至今擁有19年的太鼓資歷,目前她擔任太鼓教學老師,教小朋友打太鼓。另外兩位受訪團員是團長黑川先生的得意門生,久江涼音小姐和田中鳳源先生。久音小姐小學時期曾參加太鼓社團,中學時期暫停沒有打太鼓,大學時期重新回頭打太鼓,現在是上班族。至於田中先生,他從高中開始接觸太鼓,現在還在就讀大學。這次團隊會來到童玩節,是團長自福岡大學太鼓部時期,持續合作的國際民俗藝術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Folk Art, IOV)推薦,希望能讓台灣的朋友透過和太鼓親身體驗日本文化,並感受到團隊對和太鼓的熱情。
(圖片來源: 童玩節官網精彩畫面)
團隊的演出服裝是由團長夫人茉莉子設計並親手製作,主要以日本武士的形象為靈感,演出服有分顏色,青少年團員會穿著藍色的,這次來台的成員是成人,穿的是紅色的,搭配腳上穿的是祭典活動使用的忍者鞋。這次團隊帶來的全部演出曲目都是自創曲,首先介紹每天開場的嘉年華之歌(Carnival),是團長夫人黑川茉莉子的創作。從這首曲子的名字就可以感受出熱情愉快的嘉年華氣氛。茉莉子小姐說,這個創作以西洋曲風節奏為基底,輕快活潑,可以感受到巴西森巴嘉年華的氣氛。特別挑選這首做為開場曲,笛聲、締太鼓、桶胴太鼓加上和太鼓此起彼落交響,頓時炒熱表演現場氣氛。第二首介紹的曲目是雙璧(Souheki)。這隻曲子是團長創作,團長和夫人兩人負責敲打締太鼓,演出過程中可以看到鐘ケ江彩李小姐和田中鳳源先生利用背帶將身上的桶胴太鼓向前甩動,同時帥氣地將身體和頭轉向後方。團長說這個動作是團隊集體討論的時候,由彩李小姐發想出來的。筆者曾在團隊於寰宇廣場演出的時候坐在第一排,臨場感受到桶胴太鼓迎面甩過來壓迫感和張力,身體會下意識的後退,這個甩鼓的設計真是傑出。
(本圖片由本文作者拍攝)
第三首要介紹的曲目是團長的創作紅戰之歌。這是一首由和太鼓、締太鼓先後出現,進入急速狂打,充滿魄力的連續快速打擊後,在笛聲中結束的曲子。團長說群鼓快速打擊的部分,是從傳統太鼓曲獲得靈感。團長說創作的意象描寫可以藉由福岡地區鄰近的熊本火山噴發來想像,而這首曲子展現打擊的驚人魄力和持久耐力,可以視為打者自我挑戰,毫無保留展示內心像血一樣火熱,為吸引觀眾注意力進行的一場戰鬥,所以取名紅戰。這首曲子演出之前,會由團長演唱博多三大祭之一的祇園山笠祭著名的博多祝歌(祝い唄)。每年7月1日到7月15日,博多會舉辦祇園山笠祭,山笠指的是人形祭具,人形偶的主角多半是戰國武將、三國志人物或是七福神。山笠高10多公尺,下方由六根轎棍撐住,博多七大區組成七流(大黑流、東流、中洲流、西流、千代流、惠比須流和土居流),七流共計七番山笠。疾馳抬山笠是祭典活動的重頭戲,各流團隊成員扛著自己所屬的流的山笠轎,將山笠從櫛田神社移出狂奔的計時比賽,稱為追山笠,而追山笠活動結束的高潮,就是唱博多祝歌,感謝祈請諸神保佑,讓活動順利成功圓滿。博多祇園山笠祭,始於13世紀,是為了封印疾病舉行的奉納神事,櫛田神社祇園大祭已經有770年的歷史,是日本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團長夫人說這個活動很危險,限男性參加,女性忙的是祭典的後勤準備支援。團長補充說,這個活動全員下身只能穿著兜檔布,如果是小朋友的話不限性別男女都可以。
第四首介紹的自創曲目燈火(tomoshibi),也在曲目中融入了博多山笠祭的元素。這首曲子充滿熱情與活力,演奏時此起彼落的呼喊聲,重現山笠祭的熱鬧節慶氣氛。由團長和夫人雙人吹奏笛聲開始,搭雙人桶胴太鼓,演出時桶胴太鼓會輪流交互向後甩圈,最後一起甩。演出過程中間會穿插清亮的鈸聲和特技動作,最後在高昂的笛聲中結束。第五首演出曲目是初襲(First Attack),這首極具挑戰性,需擁有高超表演技巧。由團長和夫人擔綱演出核心,雙笛聲開場,接著兩人收起笛子,換打締太鼓。一下子使用鼓棒前端,一下子變換使用中端快速打擊,緊湊精彩,展現強大的張力。全部演出人員整齊俐落在最高潮的一刻同時嘎然而止,除了技巧,全體成員的合作默契更是關鍵。
(本圖片由本文作者拍攝)
最後要介紹的是團長的個人演出曲目流星(Go-Ka-Ki ryuusei)。這首曲子是鈸的獨奏。以各種角度將鈸或敲擊、或摩擦、或快速碰撞,偶或是急速停止後慢慢由小到大聲,搭配身體用力踏踩步,20多種的精湛技巧,令人目不暇給。無怪乎團長能奪得2023年橫濱和太鼓節「鈸」項目比賽的冠軍。團員鐘ケ江彩李小姐2023年參加橫濱和太鼓節桶胴太鼓項目的比賽,獲得準優勝,第二名。團長說,他因為2022年拿到橫濱和太鼓節桶胴太鼓項目的冠軍,所以隔年不能再報名相同項目,2023年轉戰報名鈸這個項目,順利獲得優勝。傑出成員組成的優秀團隊,在2023年福岡主辦世界游泳錦標賽的時候,本團也參與演出。團隊很感謝大會安排參訪活動,特別是傳藝中心,讓團員流連忘返。團長當天購買了孫悟空的布袋戲偶,隔天馬上將戲偶應用在和觀眾互動的演出裡,真是很用心。這次來台的行程很緊湊,沒有太多時間好好觀賞其他團隊的演出,希望能再來參加童玩節,有更多機會和國際團隊進行交流,認識更多的台灣傳統文化。
(圖片來源: 童玩節官網精彩畫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