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1

華沙大學附設兒童民俗音樂舞蹈團「華沙維安卡」 Folk Song and Dance Ensemble of University of Warsaw “Warszawianka"


訪談整理/童心善
Warszawianka的孩子及老師們來說,如何從零開始學習傳統舞蹈、音樂、歌唱,是一項需要時間慢慢累積基礎能力的功課。專長波蘭五種代表性國舞(National Dance)nna Lewandowsk對我們說明:「我們讓這些完全沒有舞蹈基礎的孩子,從聽音樂開始,熟悉音律、節奏之後,慢慢地加入一點配著音樂節拍的拍掌或拍打身體動作,並且融入律動,讓身體學習對音樂有感覺,最後才學習舞蹈動作、技巧。這一連串的過程看起來非常平實,卻是奠定我們日後能夠在舞台上擁有穩健演出水準的基本功。」 
波蘭國舞

勇士舞(Krakowiak)是五大國舞中,孩子們最容易展現的。Warszawianka本次帶來的勇士舞,嚴謹的服裝依舊,但由樂團前任指導老師重新編曲的音樂讓人耳目一新。關於國舞的說明,可以參考這一篇。或者看看團隊的勇士舞演出:

波蘭的Polka


為了要呈現多樣貌的波蘭,並且還得是孩子們容易表達的方式,就是遊戲了。特別是舞團老師編給孩子們學習基本舞蹈能力的練習,來看看這一段以北方臨海Kaszuby地區音樂編成的組曲,藉由Polk舞,讓孩子們認識波蘭3拍的Polka Mazurka舞步以及利用拍打身體熟悉音律。至於源自於捷克波希米亞的2Polka到了波蘭,在樂師即興式的演奏娛樂眾人的情況下,跳舞的方式隨音樂改變,拍子結構大約呈現1-2-和拍 (1-2-and)或者1--2(1- and- 2)的情況。影片中是Polka Mazurka舞步,不過,即便同樣拍子結構的音樂,全國不同地區還是有屬於自己的舞步。
Dance from Kaszuby:



Dance from Zywiec:

孩子們的遊戲方式,到了南方山區,隨手可得的東西和北方不同,玩法自然不盡相同。北方有Polka Mazurka舞步,南方Zywiec一帶(屬於Silesia地區)也有屬於自己的Polka舞步,稱為Zwyrtany,影片中看到一邊跳同時雙腳跟跳起相互敲擊的舞步便是(3’48”左右)


除了用南北不同的文化特色讓孩子們認識自己國家的傳統之外,也設計了以基本的Polka音樂節拍,讓孩子們純粹練習polka基本步的組曲,比如這首一起來採莓,男女生搭肩扶腰的姿勢是很常見的一種polka舞姿。

最後,我們看的這支組曲來自西南方Silesia地區,這一區在歷史上曾經屬於日耳曼族群管轄,服裝呈現出來的樣貌也許和其他地區不同,舞台上也是透過遊戲讓觀眾認識這個地區。特別要說的是,舞蹈最後有一段較少見的三人華爾滋音樂舞蹈形式,1個男生配2個女生跳舞,是這一區特有的,稱為TROJAK(6’50”左右開始)

不知道觀眾是否注意到,Warszawianka的服裝看來偏以藍色為主?但,千萬不要認為藍色是波蘭的顏色。除了舞團服裝設計在選色上會選擇適合舞台演出之外,顏色是否足以代表該舞蹈所屬地區,才是最重要的考量。穿越波蘭國境的維斯瓦河、北方的波羅地海,在波蘭人民心中就是一片藍,農村生活則是豐富多彩的樣貌呈現。

訪談最後,古典音樂教育背景出身,主修豎笛並擔任樂團指導老師的Piotr Ptak找出了波蘭從990~2008年的疆界演變影片,讓我們明白,這些變化過程不僅只是政治疆域的改變,居住其中的人們在過程中來來去去,彼此相互交流,雖然波蘭在近代歷史中曾經消失123年,但,波蘭人強韌的精神並沒有消失。不論是穿著木鞋還是多彩服飾,或者頭戴羽飾的皇室身影,在在呈現的都是今日多樣風貌的波蘭。

全世界的孩子傳統舞蹈、音樂團體都面臨類似的狀況,現代孩子們活動選項多元,如何吸引孩子學習並且願意留下和團隊一起成長,是所有熱愛民俗文化的夥伴們共同的課題。Warszawianka的做法是和學校老師合作,進入學校系統提供教學示範、展演,在大學中廣為宣傳;邀請身為父母的大學老師們一起參與舞團活動;調整舞蹈或音樂教學內容或形式,比如加入街舞、流行舞蹈、招收更多元的樂器學習者加入樂團、改編傳統曲目加入不同元素等等。另外,善用時下流行的各種社交媒體管道,隨時傳播即時訊息,AnnaPiotr同時表示,很辛苦,但這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一定要堅持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