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1

俄羅斯喜悅兒童舞蹈團Children’s Ensemble of Dance "Radost" (Joy)



訪談整理/童心善

第二次從遙遠的莫曼斯克來到童玩節的Radost舞蹈團,再度帶來歐俄地區全新的舞碼,分為北中南三大區塊,依據各區特色加以整編,要給台灣觀眾耳目一新的視覺饗宴。
關於團隊介紹,可參考2015年的這一篇
直接來看看今年的演出:

團長是從歐洲俄羅斯南方移居到莫曼斯克的俄羅斯民族,相對於屬於亞洲的西伯利亞其他民族,Larisa帶孩子們的方式主要還是以自己民族的舞蹈音樂為主。所有舞台上的演出曲目,都是串連俄羅斯基本的舞蹈形式包括KhorovodPlyasQuadrille以及Polka,融合不同地區的風情加上劇情,在觀眾面前跳演呈現。基本上,北方舞蹈重心放得較低,膝蓋微蹲;中部地區會左右搖頭,而南方則因為氣候溫暖腳步多跳躍。

北方俄羅斯北極圈地區的舞蹈
融合北方傳統只有大自然聲響的音樂以及其他地區的人聲歌唱,並參考俄羅斯北邊地區藝術家的創作,設計了薩滿巫師形象、火焰的服裝。



另一首代表北方舞蹈的則是以礦石多彩樣貌呈現的北方寶鑽,女孩兒頭戴類似光芒的裝飾,象徵著七彩的礦石,再透過Khorovod圓環舞型,串出繽紛的北極生活圈。



中部地區的舞蹈

大致以下諾夫哥羅德(窩瓦河)為中、南方的分界,團隊特別帶來迥異於以往的舞蹈風格,從Rus舞團的演出中獲得靈感而創作的蘭徹(Quadrille方舞),蘭徹來自法文的俄語音譯,意思就是Quadrille。下諾夫哥羅德地區的男女生雙手插於胸後,女生是未顯示自己的美麗身形,男生則凸顯自己飽滿的肚子,代表有錢可以吃飽,都是希望能引起對方注意。



中部地區最常見的Quadrille舞形,是透過交換舞伴認識新朋友的社交舞蹈,每個地區不太一樣,而歡樂舞團帶給大家的是集合各家舞團之大成。

中西部與白俄羅斯接壤的Bryansk地區,也算在下諾夫哥羅德區塊內,不過,此區的女生服飾有著鄰近民族的風格,比如團隊頭上的裝飾和格子狀的工作罩裙是改良自這種服裝。
                                             

此外,俄羅斯女孩兒出嫁前會在袖子上一針一線繡上最美的花飾,有太陽、花草、動物,待結婚時穿上就是最美的一件上衣,甚至,若女孩兒非常期待生兒育女,也會繡出母親牽著孩子的樣貌。

Bryansk州北邊的Smolensk州同樣也與白俄羅斯接壤,但服飾、舞蹈風格呈現的是另一種風情。來看看團隊選擇了葉利尼亞村落的舞蹈,左右搖頭展現愉悅是這裡的風格。

南部地區舞蹈
來到氣候溫暖的南方,最常見的就是男生的競技型舞蹈Plyas (Plyaska),一種混合ClappingTapping、歌唱的舞蹈形式,可以一人獨舞、成雙對或者群體一起跳,如果是相互較勁的就稱為競技Plyaska
-         雙人Plyas

-         群體Plyaska

其他編創型舞蹈&俄羅斯民間工藝
「四個庭院」是透過四戶人家不同的生活樣貌呈現俄羅斯村莊居民聚集共同享受歡樂的舞蹈,舞作中有阿公的形象、鄰家大嬸、小朋友等等,而這樣的敘事方式,常常也出現在華人的舞蹈作品中。

除了大家熟悉的俄羅斯套娃Matryoshkos,團隊帶來了基洛夫市附近村落Dymkovo17世紀就出現的小泥人手工藝品。原本,在製作傳統錫口笛或陶笛時的裝飾象徵性圖案馬、騎馬人、鳥等,不知怎麼的成了一個個小泥人。婦女們用黏土捏製出各種不同造型,窯燒上色、畫圖案,隨著時間演變,小泥人成了孩子們的玩具,當然也因著產業發展,成為博物內的收藏品。


歌謠
除了耳熟能詳的KalinkaKachusha,團隊還帶來了1950年代的歌謠莫斯科近郊的夜晚,以及作曲家Alexandra Zheleznova-Armfelt19世紀末於烏拉爾山區哥薩克族人村落採集的歌謠”Oh, this is not the night”由團長Larisa的孫女Larisa Fedorov擔綱演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