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整理/童心善
北極光長的甚麼樣子呢?住在亞熱帶台灣的大家,不知道是不是也很想親眼體驗那”白天不懂夜的黑”?來自北極圈不凍港莫曼斯克(Murmansk)的團長Feotistova Larisa說:「北極光要看天氣能不能配合的,通常在秋天轉冬天之前,天氣變化較大,如果連續二三天溫度平均,之後驟降,比如這一二天是負15度C,突然降到負30度C,就有可能出現極光了。也因此,我們將常常看到的景象放在舞蹈裡,分享給大家。」
喜悅兒童舞蹈團帶來的北極光和北方律動:
從南方伏爾加河(Vloga)一帶的Samara城市移居到莫曼斯克的Larisa團長,和所有典型俄羅斯民族學舞的孩子一樣,從幼兒時期就開始接受有系統的舞蹈教學,音感、節奏、律動、基礎芭蕾、進階芭蕾、性格舞蹈(Character Dance)、現代舞等等,成立舞團推廣民俗舞蹈,再自然不過。尤其,莫曼斯克是一次大戰之後,才因為軍事需求而建立的港口城市,所有的居民都是俄羅斯境內移居而來的新住民,儘管移居的民族多樣(除了俄羅斯民族還有貲岡人,就是我們一般通稱吉普賽或羅姆人及原本住在此區的薩米人Sami),對於屬於自己的文化藝術,當然是不遺餘力的推廣。
談到俄羅斯民俗舞蹈,除了以地區、民族來區分之外,俄羅斯民族本身的舞蹈類型大致分為:
Khorovod 圓環舞、Barynya (芭勒娘跺腳舞)、節慶場合所跳的舞以及競技舞蹈四大類。"喜悅”帶來的舞蹈中,除了北極光採用了Khorovod的元素編舞,還帶了鄉村地區節慶舞蹈及競技舞、方舞。
鄉村慶典場合舞蹈:
-
鄉村瑪黛娜 Village Matanya
Matanya原本是鄉村地區常見的女孩兒名字,演變成為鄉下女孩兒的象徵,格子形狀的服飾是來自莫斯科南方鄉村的衣著。曲子描述夏末收成時節,樂師演奏音樂、村民快樂不間斷的跳舞情形。
-
卡斯托馬 Kostroma
今天,俄羅斯東正教復活節之前八周的Malenitsa謝肉節,又稱為送冬節,主要是慶祝春天來臨,並且吃著象徵太陽的布林餅。然而這些慶祝活動是基督宗教還沒進入之前就已經存在的傳統慶祝活動,Kostroma就是稻草人,經歷一個寒冬的稻草人在春耕之前被燃燒用來富饒大地,並且為居民帶來幸福。
方舞及競技舞蹈:
一般的歐洲方舞指的是在場上跳舞的「陣式」,也就是四對男女生分別站在正方形的四個角,一邊跳一邊隊形變換或交換舞伴,最後再回到原來舞伴。然而,俄羅斯式的方舞,通常會加上戲劇效果,每一對男女生扮演不同個性的舞伴,中間發生各式故事,彼此互鬥、嬉鬧,最後言歸於好之類;或者將競技舞的特色,搭配方舞隊形,製造男女生之間的比賽效果,讓觀眾覺得「哇,這個比賽真精彩」。
-
俄羅斯競技舞
競技舞不限於男生之間,男生對女生,或女生對女生都可以,只要彼此約定好比甚麼項目即可。
-
方塊舞Quadrille
原本,方塊舞在歐洲鄉間基本上屬於社交功能的舞蹈,通常各對分站四個角落,舞蹈過程中不斷地交換舞伴、交換位置,也藉此與其他對象聊天,找尋談得來的朋友。舞台上的戲劇設計四對男女生,透過快樂的舞蹈,找尋心目中的理想伴侶。這段影片拍攝的角度不太好,不過還是勉強看得出四對男女生分別扮演不同角色,以戲劇效果呈現方塊舞的特色。
-
身庫爾斯克旋轉舞 Shenkurskye turns
屬於地方型(北方Archangelsk地區)的方塊舞形式,男生頭揚的很高是為了吸引女孩兒注意。
-
鈴鼓舞
這是很典型的方舞加上競技舞的表演形式,女生用各種肢體動作拍擊鈴鼓,加上轉圈、飛踢等技巧,隊形的變化則以方舞的對角線、四隊圍成圓的方式進行。
其他自編舞:
所謂自編舞,指的是採用了民俗舞蹈中的部分元素,加上現代的歌曲配樂,肢體動作以現代舞展現,讓舞蹈變得好看的一種舞蹈形式。
以下兩支舞採用民謠配樂,加上改良式服裝,利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情境。
-
女孩之春
-
別喚醒少女
- 大俄羅斯之舞
莫斯科南方地區的基本舞步組合編排而成的舞蹈,女生服裝也是改良式,除了群舞,男生獨秀技巧是常見的安排。
民謠演唱:
-
卡琳卡
台灣觀眾對「卡琳卡」相當熟悉,原本的曲名是「Kalink-Malink」,兩種野莓,只不過Kalink是較大的莓樹,Malink是小灌木。
-
氈靴 Valenki
氈靴是北方冬天男生必備的毛靴,歌詞大意是男生穿著氈靴在冬天清晨離開,女孩兒沒法繼續愛著這位男孩,覺得非常傷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