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7

日本十五鼓乃會(Jugo Tuzumi-no-kai)


石雅如



十五鼓乃會由團長竹內孝志於2005年創立創團之初耗資百萬日圓購得15面太鼓故以此為名。團長與弟弟竹內裕樹兩人同時也是先進和太鼓樂團我龍(Garyu)的成員,曾於2013年來台與幻日(Anthelion)樂團在The Wall共同演出。竹內兄弟二人為十五鼓乃會的指導老師。為了追求理想中的獨特音色,本團目前使用的和太鼓都是以日本牛皮手工自製。全體團員服裝也是由學員的母親們手工縫製,獨一無二。參加童玩節是本團第一次海外公演,全體成員都非常期待。最小的團員竹內哲志是團長的兒子今年六歲從三歲就開始習鼓。受訪團員伊豆田汐梨十六歲,就讀岡山山陽高校,從小看祭典聽到太鼓聲就會很興奮,跟隨好友一起進入十五鼓乃會習鼓,鼓齡十年,現在是學校太鼓社團的重要成員,說到太鼓眼睛發亮,笑笑地說雖然手上厚繭硬如男生,但是打太鼓的時候總是非常開心,會努力學習下去。在汐梨的熱情影響下,媽媽伊豆田伊豆美和妹妹伊豆田夏未也進入鼓團,是本團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





演出的曲目中有安排和太鼓傳統名曲,像是秩父屋台子的「玉入れ」,這個段子在秩父夜祭移動屋台時候演奏,節奏迅速,像朱玉散落彈跳,以緊密扣人心絃的鼓聲吸引觀眾,同時也讓全體擊鼓者心神專一凝聚,需要高度的技巧和默契才能完成。另外還有描寫地區自然風光的「森呼吸」,這個曲目描寫廣島縣備北地區庄原市山林景致,舞台底端的三面大太鼓象徵高聳的山峰,與大太鼓垂直方向排列在舞台兩側的桶太鼓則代表山丘,中間則是河谷。團長接受不老仙神社的委託,前往神社所在山區端坐岩石上,親身感受自然環境寫出此曲,聽者無不感受此區經歷嚴冬白雪覆蓋,春天萬物復甦的大自然充沛活力。




廣島縣安藝地區的竹原市,是室町時代瀨戶內海的港都有座著名的山城遺跡木村城,城跡位於一百五十公尺高的山陵上,是十六世紀竹原小早川家族所有。廣島縣立竹原高校為保存傳統和太鼓,特別委託團長寫了木村城太鼓曲。團員們在橫向打擊太鼓時心中呈現的是廣闊大地的意象,軀體前彎到直挺打擊太鼓的姿態則展現植物萌芽成長茁壯的過程。而舞台上擺放的各式太鼓則象徵山陵樹林裡的花草樹木。




本團來自廣島縣東南部的府中市,是古代備後國國府所在地。府中市山上有小野神社。據說是九世紀時小野氏從京都來此建立,但後來因戰亂神社遭毀,居民於是將神明轉供奉於小屋祭祀,又稱為小屋神社。十七世紀後重建神社。小野神社主要奉祀押媛女神,是第六代天皇孝安的皇妃,第七代孝靈天皇的母親。押媛太鼓曲是團長為小野神社社祭所量身訂製的創作。整曲風格充滿神社祭典氛圍,為了童玩節特別在演出中加入桃太郎打鬼的戲劇演出橋段。希望能藉由桃太郎英勇打鬼的故事,鼓勵小朋友,無論面對多麼可怕的挑戰,都要勇往直前,獲得成長。




除了演出接受委託寫出的曲目,團隊也演出團長的其他作品,像是躍進,是我龍太鼓團創立時期的作品,反映創團時期勇敢追求夢想,期待如飛龍躍昇無窮無盡的希望。另一首破天氣勢驚人如其名,金剛練磨則以太鼓打擊描繪千錘百鍊之姿,終將頑石鍛造成金剛鑽。還有一首鬼灯,中文名為酸漿花又名錦燈籠,是一種形狀很像燈籠的橙橘色花。這首曲子描繪祭典時人們賞玩燈籠的樣貌,一面面太鼓代表著一盞盞的燈籠。訪談的最後團長分享了一首還沒公開演出的曲子錄音,叫做美麗島的風,這首作品同時使用了台灣和日本的傳統樂器,曲調風格悠揚活潑,創作的靈感來自去年我龍受邀到台南演出,團長回到日本後念念不忘從台北到台南一路上看到的美麗風景和熱情的台灣人所創作出來的。非常期待未來可以在台灣公演這首曲子。




有鑑於全面復興傳統的重要,本團長期和地方上的傳統社團交流合作,像這次來童玩節的演出內容也有來自合作團體不老仙太鼓團的創作曲,還有桃太郎鬼面具的演出橋段則有來自吉田神樂團的協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