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整理/童心善
從下方地圖上看,可以很清楚的了解現今使用Finno-Ugric語言的民族居住分佈情形:
Foto credit: researchgate.net |
既然,語言同宗,民族同源,在民俗文化上,有沒有接近之處呢?最早之前是有的,只不過歷史上經歷了民族遷徙、戰爭、宗教傳入、政治版圖挪移等等因素,原有各地區顯著特色的民俗文化也漸漸的被一層一層的堆疊而沒有太多差異。
「與其談論民俗舞蹈的區域劃分,從歷史變化的角度來看愛沙尼亞的民俗舞蹈形式比較合適。」塔林大學主修編舞的團長Kristiina這樣開始說明。「然而,愛沙尼亞的民俗舞蹈直到19世紀才開始有人到鄉間採集、做田野調查並整理記錄,訪談的對象淵源追溯最多也只到18世紀,也因此,大家看到的愛沙尼亞民俗舞蹈和其他歐洲地區的舞蹈形式很接近,只不過或多或少風格上有一點點差別。比如說,華爾滋在其他歐洲國家,可以很明顯的看出身體的律動是高-低-高的模樣,而在愛沙尼亞則多數保持同樣的高度,且由男伴隨著音樂及自由意志主導帶領女伴。」
愛沙尼亞簡史
直到13世紀初,日耳曼聖劍騎士團佔領愛沙尼亞南部建立城池之前,愛沙尼亞始終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西元前9000年的冰河時期,波羅的海周圍海岸就有愛沙尼亞祖先居住,接著是維京人佔領、來自俄羅斯諾夫哥羅德的斯拉夫王子佔據Tarbatu 並且建立了Juryev城(今天的Tartu城),然後是來自今天愛沙尼亞西邊最大島Saaremaa的Saarlased人併吞了後來成為瑞典首都的Sigtuna,到了13世紀初,聖劍騎士團處心積慮的想將基督宗教帶入波羅地海區域,因而形成日耳曼人(後來的德國)佔領南部地區,且與丹麥人立訂協議,由丹麥人據守北部,並建立了名為Taani Linn的丹麥城(演變至今成為首都Tallinn),日耳曼人更在此後占領的700年中,對南部地區的文化產生莫大的影響。
15-16中世紀時期,波羅地海東岸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屬於Medival Livonia範圍,Livonia戰爭之後,愛沙尼亞被瑞典拿下直到1720年左右,在大北方戰爭中被俄羅斯搶走。從13世紀到18世紀初的幾百年中,日耳曼貴族始終維持著自己的生活、行政管理方式及使用自己的語言(德語),直到今天,從愛沙尼亞語言當中還是可以見到德語的蹤跡。1750年代,愛沙尼亞民族主義崛起,直到19世紀中葉,一路帶起了國族復興運動,一次大戰和俄國大革命之後宣告獨立。1939-1940年因「德蘇互不侵犯條約」被蘇維埃聯邦佔領,二次大戰(1941年)則被納粹德國控制,1944年蘇維埃聯邦又將之從納粹手中奪走。直到1991年蘇聯政府垮台後獨立,並於2004年加入歐盟,至此完全走出屬於愛沙尼亞人自己的路。
民俗舞蹈音樂
由於愛沙尼亞採集民間傳統文化的工作直到19世紀才開始,也因此只能從歷史的變遷來觀察舞蹈、音樂的演變。Leesikad舞團帶來的舞蹈屬於1850~1920之間地方上非常流行的舞蹈及音樂形式,也就是社交舞蹈。這裏所謂的社交舞蹈不是像婚禮、慶祝豐收之類的儀式舞蹈,而是為了與人交際,或者展現自己的優雅、舞蹈技巧等,目的都是為了吸引男、女方的目光,認識彼此。這樣的社交舞蹈形式是在社經地位高階的人士才有舞蹈形式,後來普遍流行之後,一般庶民階級(農人等)也借用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社交舞蹈。
例如:
1.
Labajalg (愛沙尼亞華爾滋),雖是三拍子的華爾滋音樂,卻西歐常見的「低-高-低」華爾滋舞步不太一樣,是平緩而沒有「蹦」的舞姿出現,也是愛沙尼亞最常見的華爾滋舞。影片參考:一開始到1:26處是Labajalg華爾滋。
2.
Ingliska行列舞
Ingliska屬於對跳的行列舞(Contradance)之一,在愛沙尼亞Contradance有很多不同形式:除了行列對跳的Ingliska;環狀跳舞的Kassari、Varas、
Kupparimuori、Kalamies、Kalamees;三對舞、三人舞、四對舞、四對方舞、或者四對行列舞。舞者會透過牽手互握交換相對位置或是一路一直換到最前方(最後方)的位置,繞一輪之後再回到原位。
上方影片中,1:27~5:20處,看看Leeskiad帶來的Contradance組曲,可以看出好多種不同contradance形式。
3. Polka波卡舞曲:
雖然Polk在19世紀由於捷克的流行才以中歐為中心傳揚開來,不過早在此之前,愛沙尼亞就有不同於捷克地區雙人轉圈而側重交換跳腳步的北方Tursamäe polka波卡舞。
除了北方的交換跳Polka舞曲,還有源自芬蘭的 Pirupolka波卡、東北方源自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Vingerpolka波卡、源自東南方和俄羅斯交界之處少數民族Seto人的Mustlasepolka、源自最南邊的Kaera-Jaan和Savikoja
venelane波卡舞曲、以及從Tartumaa發源,以默劇中的手勢動做為基礎,廣為流傳的Juudipolka、Kingsepa-polka 和Mulgitants。來看看愛沙尼亞最著名的Leigarid舞團帶來的Juudipolka波卡影片:
(附註:Juudi在愛沙尼亞語裏是猶太人意思,不過這首曲子跟猶太人一點關係都沒有,只是對愛沙尼亞人來說,所有奇怪或者不同於自己文化的都已Juudi來描述。Leigarid舞團在愛沙尼亞露天博物館固定演出,只不過不像一般劇場內表演,而是類似於村莊聚落族人聚集歡樂歌舞的形式,有老人、年輕人和小孩,用以呈現古老的村落民俗文化。)
4. 除了早已現代化的愛沙尼亞社會所僅存的社交舞蹈之外,愛沙尼亞還有兩處保有自己傳統文化的地方,一個是Kihnu島,另一個則是東南方Seto人聚居之地Setomaa。Kihnu島,遺世獨立於波羅的海Riga海灣,男人外出從事海上工作,留下來的婦女主持家計,也因此島上的傳統文化包含音樂、舞蹈、遊戲、手工藝品等全以婦女為中心,島上的整個文化空間,於2008年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表列。
Seto民族居住在愛沙尼亞,生活方式也偏向愛沙尼亞,不過,信仰卻是俄羅斯東正教(Russia
Orthodox)。而類似斯拉夫民族的複音歌唱(Polyphonic Singing)則在2009年同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表列:
大家注意到Seto婦女的服裝和南斯拉夫人一樣,將銀飾、銀幣裝戴滿用以表示美麗及家境富裕。舞團的Kadrel卡朵爾之舞,從走路搖擺雙手、邊走邊上下振的舞姿以及男生表現腳技的舞步來看,受俄羅斯文化影響很大,是Setomaa地區的代表性舞蹈,:
另外一個編舞版本的Kadrel,在影片2:30~5:58處:
5. 最後,再看看基督宗教傳入之前的儀式舞蹈:
雖說是儀式舞蹈,不過隨著時代變遷,儀式最原始的目的已不可考,只剩下單純的舞蹈部分,如Mustlane舞蹈型態的Kiisakas吉普賽喜鵲之舞,原本是一世紀之前具有魔力的舞蹈,不過現今只剩下娛樂而以。影片7:25~8:44段落可見這種Mustlane;以及Kupparimuori庫帕里莫瑞之舞,歌詞內容描述村莊裡有位擁有治癒疾病能力的女子名為Kupparimuori,村民唱著女巫醫今晚要來替大家看病,我們準備好要去洗Sauna浴囉,大家一起來吧!而舞蹈的部分也不是模仿這位巫醫,只是和歌詞一樣讚頌她,是一般的行列舞。影片3:50~6:20處是Kupparimuori:
家族淵源的民俗文化工作者
在這個國家,從事民俗文化相關工作多是家族淵源,團長兼藝術總監Kristiina的媽媽和音樂總監Karrel的母親都從事田野調查及研究工作。Karrel的母親Marju
Koivupuu除了在Tallin大學擔任教授外,更出版了 101 Eesti pühapaika (101 Holyplaces)一書,是一本研究愛沙尼亞無形文化資產的最佳參考書。團員當中穿著俄羅斯服裝登場的是Kristiina的弟弟Tiisler
Jurgen,而從頭到尾站著演奏精彩小提琴樂音的小男生,則是Karrel年僅12歲的弟弟Martin Torp。看著這些不同家族聚集在一起,只為了保存自己的傳統文化努力著,是不是非常感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