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

捷克荷拉狄坦尼克民俗舞蹈團Folklore Dancing Ensemble Hradišťánek

 訪談整理童心善

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今年(2025)迎來30歲生日。

30年前,捷克荷拉狄坦尼克民俗舞蹈團受邀參加1996年第一屆童玩節演出,1945年出生,當時擔任隨團記者的Jiří Jilík,對宜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回去之後寫下了Léto v I-lanu「宜蘭之夏」詩集,配上朋友Bořek Zeman的插圖出版,紀念在台灣的點點滴滴,而舞團也恰好在今年歡慶70歲生日。隨團記者Jiří Jilík說:「謝謝你們記得這本小書,也歡迎你們引用詩集內容,這是我80歲最好的生日禮物。」

「Léto v I-lanu 宜蘭之夏」詩文
Photo Credit 
Jiří Jilík

Hradišťánek團隊來自Uherské Hradiště城鎮,是捷克東南方Moravia Slovácko[1]地區的文化中心。以Uherské Hradiště為中心,周圍的Strážnice是該地區最著名的露天民俗博物館,每年在這裡舉辦盛大的捷克民俗藝術節,即便是Covid疫情期間,也以線上活動匯聚大家的能量,沒有中斷。Kroměříž則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城堡、花園世界文化遺產。這一區是捷克摩拉維亞傳統文化保存最完整且豐富之區,甚受捷克政府重視。Uherské Hradiště城內有許多民俗舞蹈音樂團體,都以此城為名,Hradišťánek團隊也不例外。帶來的舞蹈也以家鄉附近的村落為主,包含KorytnáBoršiceDolněmčí等地的傳統歌謠及舞蹈。

「愛」出發

負責英文解說的黑管樂手Jiří Slováček這樣形容Moravia Slovácko的歌舞:「我們從先人們那兒學習歌唱、舞蹈,他們怎麼唱跳,我們就遵循著。他們沒有現代社會的各種忙碌,從前的生活也就是每天得面對自然環境挑戰、人與人之間的社交關係、勞動工作,歌曲的內容多數離不開這些內容,也因為我們通常邊唱邊跳舞,歌曲內容流傳下來的,也很少悲傷的歌(悲傷的時候,其實也很難跳舞)。也許觀眾們看我們跳的舞或是唱的歌,看起來都很像,但我們自己可以從歌曲的形式、舞蹈樣貌、服裝設計分辨來自哪一個地區。這些一點一點累積的過程,都是源自於身為來自Moravia Slovácko的捷克人,對傳統文化、對家鄉、對親人的愛。」

ŠPACÍR POLKA

ŠPACÍR POLKA 字面直譯的意思是走路的Polka(撲克)舞,這也是該團最古老的舞碼之一,也是Uherské Hradiště城鎮的代表性舞蹈,稱之為city dance,意即社交功能,各種慶典場合年輕人聚集,一起享受歡樂時光的娛樂活動。同時,也因為是非常親民的舞蹈形式,在宜蘭的演出,被選擇用來當作第一首開場舞,從舞蹈動作中,可以感受得到名為走路之意。

團隊特別說明,他們帶來的服裝,為了各種演出旅行、適應不同天氣,都經過簡化,這個網站https://www.folklorni-akademie.cz/,是捷克民俗資料庫(捷克文),提供許多傳統服裝、舞譜、歌譜、傳統建築等查詢。同時也特別強調,即使是相鄰的村莊,服裝整體看起來差異不大,但還是可以從刺繡方式等小細節區分。如同團隊帶來販售的手工小物,雖然整體架構相同,還是看得出各家媽媽們的巧思,特別是薰衣草小香包。

Královničky (小女皇)舞蹈

雖然,Královničky字面意思是little Queen,女孩在搭著遮陽布棚及眾人簇擁下緩緩遊行前進,卻並非指的有統治權力的女皇,可能只是村落裡下一位即將結婚的或是大家都喜歡,並且影響力很高的女孩兒。這支舞,主要是描述稱為královniček的春祭慶典儀式遊行,除了慶祝即將到來的春天,也讚美少女的溫柔美麗和純真。跳儀式舞蹈之外,女孩們還會親自準備綠枝,當作大自然的饋贈,象徵著豐饒的生命,也相信這些嫩枝會為大家帶來豐收的一年。


此外,夏天,是的季節,五月一日,在Uherském Hradiště 立起以高大筆直的針葉樹幹,去除雜枝指留下頂端樹葉並加上裝飾做成,稱之為Májka的柱子。立柱本身就是一場全村的聚會活動,人們飲酒唱歌跳舞,(即將參軍)的男生們合力立起象徵迎接夏天來臨,日後也許有機會在捷克的團隊中見到這樣的歌舞。

KorytnáDolnněmčí村落的歌舞

二個村落都位於Uherském Hradiště行政區內,團隊演繹不同村落的舞蹈及歌唱,和多數歐洲民俗歌謠一般,歌曲是沒有歌名的,通常以第一句歌詞來分辨,對於生活在當地的人們來說,從音樂節拍、旋律、舞步,輕易辨別來自哪一個村落之外,服裝的差異亦能判別。

來看看不同村落的歌舞影片,以及原本的傳統服裝:

Dance from Korytná:                                            Korytná服飾:

Costume from Korytná
Photo Credit:
korytna.cz
 

Dance from Dolnněmčí


Costume from Dolnněmčí
Photo Credit 
folklorni-akademie



最後要介紹的是來自於匈牙利王國影響的舞蹈風格:屬於男性舞蹈的Verbuňk軍人舞以及Kopanice地區的雙人舞蹈Csárdáš夏得西(或譯為查爾達斯)

Shohai on the way (Shohai是男孩之意,成為強壯男孩之路) 

影片中的男孩參加當地 MFF Strážnice 民俗藝術節中soutěže o nejlepšího tanečníka slováckého verbuňku[2]的軍人舞比賽,獲得優秀的成績。Verbuňk通常是即興式的舞蹈,主要是表現男子氣概,拍掌擊腿、利用鞋跟撞擊發出聲響等,都是為了強調快來看,我是勇猛強壯的,男生們自由的站在人群中各自表現,所以沒有所謂的整齊一致,但舞台演出可能例外。

Kopanice Csárdáš


比起匈牙利夏得西舞蹈中,男生必須同時展示技巧與引領舞伴舞著契合的舞步,Kopanice的夏得西融入山區質樸特質,舞步簡練、節奏平滑。

這裡是Kopanice地區的早期傳統服飾,看得出在袖子處有精緻的十字繡。

Kopanice服裝圖片參考(團隊提供)




[1] Moravia Slovácko摩拉維亞斯洛伐克地區,並不真的指某一個捷克的行政區域,而是一個文化區域的概念,涵蓋今天的斯洛伐克西南北方及一小部分奧地利。除了豐富的傳統的文化,也是捷克著名的葡萄產區。雖然團隊特別說明,他們的葡萄因為日照不足,氣候不如地中海周圍國家,品質並不如人,但卻擁有捷克獨特的味道。

[2]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今年2025軍人舞決賽的實況轉播影片:https://www.youtube.com/live/o72FefTsORk?si=ll__E_4jS2VNTSg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