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花蕾舞團 Tunas Global 印尼Indonesia
訪談整理:劉培華
特別重視傳統文化的保存與推廣,在結合教育與藝術,致力培育青少年藝術才華,在學校課程中以社團形式組成了舞蹈團隊,參與各類國際藝術交流活動,讓世界看見印尼豐富多元的文化。
(本圖片為本文作者拍攝)
Tunas Global本次是第一次來到台灣,在來台前與擁有國際演出經驗豐富的印尼傳統音樂和舞蹈工作室Cakranada
Etnonesia合作;Cakranada Etnonesia 工作室的名稱緣由於五個成員的組合,來自生長在印尼的五個不同的島: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巴厘島……,以象徵性的圖騰Cakr傳統武器、anada旋律及Etnonesia傳統音樂為名,希望匯聚印尼多島的傳統文化音樂,專注於展現印尼民族音樂與傳統文化的表演團體,致力於將印尼各地的傳統樂器、舞蹈、歌謠與現代表演形式結合,以推動本土文化的保存與國際交流。
(本圖片為本文作者拍攝)
此次成團的「Tunas Global」舞團,團隊的樂手年齡層落在24-42歲左右,舞者由10-16歲的女生組成,舞者都是年輕的小女孩,展現了年輕世代對傳統藝術的傳承;該團透過豐富多樣的印尼傳統樂器、與多首當地傳統舞蹈,帶來以印尼深厚文化傳統為基礎的跨世代演出,演示不只有舞蹈,還有遊戲與歌謠。
鍵盤、馬來雷巴那鼓、低音吉他、馬來雷巴那鼓、烏克麗麗、肯當鼓(多人齊奏)、小銅鑼、肯農鑼、布加拉布鼓、打擊樂組、笛子、沙隆琴(青銅琴條琴)
蘭岱盤舞,是源自印尼閩南高族群的傳統表演藝術,舞曲充滿節奏與動感,融合了舞蹈、歌唱、戲劇和武術於一體的複合藝術形式,展現了印尼西部蘇門答臘地區深刻的文化精髓。
這支舞蹈的最大特色之一,是舞者雙手各持一只閃亮的瓷盤,會在節奏明快的鼓樂聲中隨之旋轉,動作敏捷、節奏強烈,時而整齊劃一,時而又散放激烈飛舞,舞者身體的動能彷彿與音樂進行一場激烈的對話,也為觀眾帶來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共鳴與震撼。
蘭岱盤舞不僅是印尼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也常見於國際文化交流與藝術節中,作為代表印尼文化的經典表演之一,向世界展示閩南高族人的藝術生活智慧與信仰。
集合舞,是一支來自印尼的西爪哇地區,充滿童趣與歷史意涵的傳統兒童遊戲舞。舞名帶有「大家集合來玩吧!」的呼喚之意,宛如午後田野中傳來的快樂邀請,是孩童間最純真的集體記憶。
(本影音為本文作者拍攝)
這支舞蹈原本是小朋友在村莊間互相召喚玩伴的遊戲形式,孩子們隨著節奏明快的歌聲,他們手拉手、圍圈起舞,動作輕快活潑,充滿童稚的笑聲與歡樂的氛圍。舞步簡單、節奏感強,適合孩童共舞,因此也常被用於節慶或學校演出,象徵團結、友愛與共享喜悅。
相傳在印尼獨立運動的年代,當時資訊封鎖嚴重,戰士們必須靠智慧傳遞訊息。於是,村中的傳信者會登上樹頂或屋頂,高唱這首歌的旋律,遠處的戰士聽見後便以相同旋律呼應。透過這種「唱和式的音樂暗號」,他們傳遞出訊息,例如:敵軍動向、集合地點,甚至是作戰開始的時機。這種將遊戲變成密碼的智慧,展現了印尼人民在逆境中仍能以創意來求生存與抗爭的智慧和勇氣。
巴布亞友誼舞,又名 Yospan 舞,是一支來自印尼巴布亞地區的經典社交舞蹈,充滿活力與歡樂,深受當地年輕人喜愛。這支舞蹈不僅是舞台上的表演,更是族群身份、團結精神與地方文化的象徵。
Pancar 則源自內陸部落,動作有力、節奏強烈,帶有原始部落舞的精神。
Yospan 的舞步融合了這兩種風格,既自由又有力,節奏明快,步伐輕快,舞者們圍成一圈或一列,隨著鼓聲與節奏連續踏步、擺臂,展現出一種不斷向前、相互鼓舞的氣氛。這支舞蹈主要源自巴布亞灣地區的各大部落,包括:Biak(比亞克)
、Sarmi(沙米)、Fak-Fak(法克法克)
(本影音為本文作者拍攝)
在這些社群中,Yospan 通常在村莊慶典、婚禮、節日聚會中登場,象徵年輕人彼此間的友誼、尊重與社會連結。這支舞蹈強調「我們是一體的」,每一個步伐都反映出部落成員間的信任與情感。
(本圖片為本文作者拍攝)
表演時,舞者會穿著色彩鮮明的傳統服飾,有時還會塗上象徵部落精神的臉部彩繪。他們會在音樂聲中互相搭肩、圍圈跳舞,展現 Yospan 開放、包容的精神。
Yospan 不是只有舞蹈,更是一種文化的語言。
它在每一次踏步中,講述著巴布亞年輕人如何在音樂與傳統中,找到歸屬與力量。現今,Yospan這個舞蹈, 已走出村落,登上世界舞台,讓世界聽見巴布亞的心跳。
Tari
Maumere/Maumere Dance
歡樂舞,是一支充滿陽光、節奏與微笑的現代群體舞蹈,源自印尼東部的美麗小鎮——毛莓瑞(Maumere),位於東努沙登加拉省。這支舞蹈就像來自海洋的邀請,帶來熱情、歡樂與連結的能量。
舞蹈的節奏明快、旋律朗朗上口,動作設計簡單易學,強調手腳協調與團體一致性。舞者通常排成一列或數排,隨著音樂做出有力的踏步、旋轉與揮手動作,整體畫面整齊又有活力。
在每一次拍手與踏步中,我們都在說:「歡迎加入我們的舞圈,讓我們一起快樂!」
1. 環球花蕾國際型學校Tunas Global National School的舞團是第一次來台灣,帶團來的團長Mr.Kadek Budhi Aryawan/Foundation Manager受訪時說到,此行對他們都是很珍貴難得的經驗,孩子們在出發前的練習,每天都興奮地期待為校為國家做國際交流,除了打開孩子們的國際視野,也希望讓國際看到印尼;許多孩子們第一次的經驗:半夜搭機的行程、過海關行李的檢視、抵達機場出關迎接而來的熱情親善團/宜蘭高商,童玩節的國家日讓孩子們吃到各國的家鄉菜……,每天五點起床開始化妝、每天早會回饋,每天精神滿滿到入睡前還嘰嘰喳喳,其實身體早已累到不行了;所有的經驗都讓孩子們感到驕傲並留下深刻的記憶,希望有機會能再次回到這裡。
2. 印尼傳統音樂和舞蹈工作室Cakranada Etnonesia的團長Dony,他是第二次來到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第一次的經驗就非常好也期待再次來演出,很榮幸這次和Tunas Globa合作享受重溫美好的時光。只會講一句國語”一百塊”的他,也希望下次有機會能多學幾句國語。
3. 在印尼傳統音樂和舞蹈工作室Cakranada Etnonesia擔任的歌手Hazmi提到,加入工作室擔任歌手也是個機緣,在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裡與國際交流,看到傳統藝術的傳承及薪火相傳的創新,感覺很好。
謝謝宜蘭~~!!!
歡迎加入我們的舞圈,讓我們一起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