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 旋律舞蹈兒童青年藝術中心
(Rhythm & Dance Children and Youth Art Center)
訪談整理:劉培華
來自土耳其的「旋律舞蹈兒童青年藝術中心」是一個總部位於安卡拉的組織,除了致力忠於傳統根源傳承外,也運用當代表演藝術的語言來呈現土耳其民俗舞蹈。該團體以獨特的演出風格聞名,將民俗舞蹈與傳統打擊樂器結合,展現出土耳其豐富文化且充滿活力的藝術表現。
(本圖片為本文作者拍攝)
其前身為1996年創立的「哈塞德貝大學附設兒童和青年民俗舞蹈團」(Hacettepe University Children and Youth Folk
Dance Group),在近三十年參與文化與藝術活動後,該團體完成於大學體系下的階段性任務,隨後以獨立機構的身份重組,於2024年以全新的名稱「旋律舞蹈兒童青年藝術中心」(Rhythm & Dance Children and Youth Art
Center)重新出發,延續原有的團隊經驗與藝術願景。該中心自創立以來,始終秉持著相同的使命:傳承且具藝術性地推廣與呈現土耳其及其文化,兼顧原汁原味的傳統與當代表演美學,扎根於兒童階段,從小來培育,延伸至年輕一代,薪火相傳地傳承民俗舞蹈文化的資產。該團目前活躍於土耳其各地,擁有超過150名年齡介於8至25歲之間的舞者,至今已造訪過該國36個城市,參與超過百場的節慶演出,是五次兒童民俗舞蹈競賽參加者,並拿下了第一名。也曾多次被國際民俗藝術節協會土耳其分會(CIOFF Türkiye)選為最佳兒童舞團。
(本圖片為本文作者拍攝)
該團隊曾五度,分別在2004年、2006年、2010年、2015年及2019年參加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今年則是他們第六度參與此盛會,也是首次以「旋律舞蹈兒童青年藝術中心」之名亮相,延續長久以來的文化交流與卓越藝術傳統。這次帶團來的領隊是「旋律舞蹈兒童青年藝術中心」負責人Ihsan urat Özkan的夫人Ayse Bahar Özkan,副領隊是團長的兒子Ali Özkan。在Ayse Bahar Özkan受訪時說,兒子Ali就是在舞團長大的,他是第六次來童玩節。2004年第一次來童玩節時還是個小舞者,2006年、2010年亦有來台參與表演,2015年第四次來到童玩節時已23歲,不僅表演還負責舞蹈教學,而本次來到童玩節,因團長Ihsan Murat Özkan第一次沒來, 31歲的Ali除了參與舞蹈演出,還肩負了藝術總監及副領隊的任務;可以說他見證了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而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也見證了他在土耳其傳統民俗舞蹈的成長與堅持。
(本圖片為本文作者訪談拍攝)
(圖片來源: 童玩節官網精彩畫面)
本次來宜蘭演出的團員,年齡介於10至31歲,除了帶來土耳其不同地區的民俗舞蹈外,也將呈現結合土耳其不同地區舞蹈,羅姆舞蹈、旋轉舞和土耳其手鼓的旋律舞蹈,並準備了以近年土耳其流行的民謠歌曲“Erik Dalı”所編創的舞蹈與觀眾同樂。
阿爾特溫(Artvin)地區民俗舞蹈
阿爾特溫位於土耳其黑海地區的東端,與該區其他舞蹈類似,阿爾特溫的民俗舞蹈以充滿活力的節奏、挺拔的姿態以及生動有力的動作而聞名。這些舞蹈包含男性、女性各自的編舞形式,也有男女共同參與的表演。整體的舞蹈風格動感強烈、姿態昂然,象徵性地展現出黑海波濤洶湧的氣勢;這種獨特的舞蹈風格透過節奏、速度與團體間協調的動作,傳達出當地居民堅韌不拔、充滿生命力與熱情的精神。
(本圖片為本文作者拍攝)(本圖片為本文作者拍攝)
加濟安泰普(Gaziantep)地區民俗舞蹈
加濟安泰普是位於土耳其東南部安納托利亞地區的一座城市。
這個地區的民俗舞蹈主要屬於「哈萊舞」(Halay)類型,其特色包括有節奏的步伐、集體性的律動,以及強烈的群體凝聚力。這些舞蹈通常由男女舞者共同演出,內容常反映社會生活與富含象徵意義的傳統習俗。
除了傳統的哈萊舞曲目外,表演內容還包含如「Meses」這類的舞段,它喚起與火相關的儀式;以及「Terşi」,這支舞描繪了男女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動,如:農耕與家庭角色分工等情景。這些舞蹈不僅具有娛樂性,更承載深厚的文化意涵,透過舞動、音樂與集體表達的方式,連結過去與現在。
(本圖片為本文作者拍攝)
色雷斯(Thrace)地區民俗舞蹈
這支舞蹈源自土耳其色雷斯地區,伊斯坦堡轄下之席里夫里(Silivri),包括「卡爾什拉瑪」(Karşılama)、「霍拉舞」(Hora)以及「西爾托舞」(Sirto),都是色雷斯地區極具代表性的舞蹈類型。此區舞蹈特色是常採用9/8拍的節奏,產生獨特且帶有切分節奏的律動感。表演內容包含專屬的男子或女子舞,也有男女共同演出的舞碼,整體展現活力四射、節奏明快的動作風格。這些編舞反映出色雷斯文化充滿朝氣與生命力的精神,並以不對稱節奏與群體互動為其顯著特徵。色雷斯舞蹈深植於當地傳統,常見於社區慶典與集會場合,是區域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
安納托利亞混合舞曲(Potbori from Anatolia)
這支舞作是一場色彩繽紛的傳統民俗舞蹈組曲,匯集了土耳其各地舞蹈風格,展現安納托利亞地區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演出內容包括來自埃拉澤(Elazığ)的《燭光舞(Çayda Çıra)——這是一種優雅的舞蹈,常與婚禮前的「指甲花之夜」(Henna Night)儀式相連結;來自土耳其西南部 Teke 地區的舞蹈,以挺拔自信的動作著稱;來自錫利夫克(Silifke)的湯匙舞與男性群舞,展現地中海地區的節奏感與俏皮氣息而來自博盧(Bolu)的女性舞蹈,強調優雅的身段與細膩的腳步,體現土耳其西北部的柔美風格。
這場融合性的演出由男女舞者共同呈現,透過多樣的舞蹈風格、節奏與服飾,打造出一場充滿活力的舞台體驗。每個段落皆保留其原始的音樂與編舞特色,串聯出一段跨越安納托利亞的文化旅程。
(本圖片為本文作者拍攝)
土耳其羅姆人(Roman)傳統舞蹈
土耳其羅姆舞蹈充滿活力與節奏感,其特色為快速、切分節奏的 9/8 拍動作,展現出即興、情感張力及與音樂的深刻連結。舞蹈大半由女性舞者主導,透過富有表現力的手部與臀部動作傳達情緒;而「Ağır Roman」(意為「緩板羅姆舞」)段落傳統上由男女舞者共同演出,強調優雅與節奏一致。整體演出以靈活的腳步、俏皮的態度與鮮明的舞台魅力著稱,是一場兼具技巧與情感的視覺饗宴。
黑海地區舞蹈
黑海地區的民俗舞蹈節奏鮮明、動感十足,展現了土耳其東北沿海地區充滿活力的文化特質。這支舞作以傳統的 Horon 舞(一種節奏極快、動作敏捷的集體舞蹈,通常由男性或男女混合排成一列或半圓形演出)為核心,這是黑海地區最具代表性的舞蹈,特色包括快速的腳步、挺直的身姿與緊密的團體協作。舞序由男舞者率先登場,以銳利且節奏明快的動作象徵黑海洶湧的海浪與鯷魚(Hamsi)群靈動的游姿。接著由女舞者演出,動作優雅靈巧,展現柔美與敏捷。最後,男女舞者共同登場,呈現一段融合力量與和諧的集體演出。整體舞作以 6/8拍 與 7/16拍的複合節奏為基礎,透過群體能量與象徵性敘事,營造出一場充滿生命力與文化張力的舞台體驗。
節奏與舞蹈(薩滿舞、 黑海舞、羅姆舞組曲)
《節奏與舞蹈》是一場融合現場土耳其打擊樂演奏與傳統舞蹈的舞台演出。由女舞者演出的薩滿風格(源自古老薩滿教儀式的舞蹈形式,融合了宗教、巫術與自然崇拜等元素,具有強烈的象徵性與神秘感)舞蹈揭開序幕,接著由男舞者呈現黑海地區的 Horon 舞蹈,最後以女舞者熱情奔放的羅姆舞(羅姆舞風格源自羅姆人(Roman people,舊稱吉普賽人)的文化傳統,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節奏感與情感表達的舞蹈形式)做總結。整場演出中,舞者搭配傳統樂器如 davul(大鼓)、darbuka(陶鼓)、bendir(框鼓)、def(手鼓)、zil(鈸)與 kudüm(雙鼓)演出,展現出節奏與身體律動的緊密連結,營造出一場充滿能量與文化魅力的視聽盛宴。
安卡拉民俗舞蹈 –瑟曼(Seymen)舞
瑟曼舞是安卡拉地區(位於安納托利亞高原的中北部,屬於中部安納托利亞地區,這裡不僅是土耳其的首都所在地,也是一個融合歷史遺跡、現代都市與民俗文化的多元地帶。)特有的傳統男子舞蹈,展現出勇氣、榮譽與英雄精神的核心價值。其編舞融合歷史與象徵性元素,靈感來自自然景觀與安納托利亞戰士的精神風貌。
「瑟曼」在土耳其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象徵著保衛家園與民族認同的守護者。在土耳其獨立戰爭期間,賽門部隊曾在安卡拉迎接土耳其國父- 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成為團結與抗爭精神的象徵。
這類舞蹈形式多樣,既有莊嚴緩慢、充滿英雄氣概的段落,也有節奏明快的熱烈片段,展現出剛毅與活力兼具的舞台魅力。
這女子舞(Köçekçe)
這支舞作以「Köçekçe」形式為基礎,融合了土耳其古典音樂中的經典作品與傳統民俗舞蹈元素,全由女性舞者演出,舞蹈動作優雅細緻,靈感來自安納托利亞各地的舞蹈風格與肢體語彙。
旋轉苦行僧(Semazen,whirling Dervish)與薩滿舞蹈
這支舞作是靈性儀式的舞台詮釋,融合了傳統旋轉苦行僧表演與受巫師(薩滿Shaman)文化啟發的女性舞蹈。旋轉苦行僧的動作源自蘇菲教派(Sufism)的傳統,展現出冥想與靈修的精神內涵;舞台中央會有一名男性舞者不斷轉圈,而女性舞者則手持框鼓(Bendir),以鮮明節奏伴舞,動作風格令人聯想到火焰之舞與薩滿儀式。
這支作品將兩種象徵性的身體語彙融合為一體,透過節奏與動態展現靈性能量、內在與轉化的力量,成為一場充滿象徵意涵與視覺張力的舞台演出。
吟遊詩人與其愛人(ASHIK-MASHIK)
《ASHIK-MASHIK》是一種傳統的鄉村民間戲劇舞蹈表演,起源於土耳其南部的錫利夫克(Silifke)地區;這場表演圍繞兩位主要角色- ASHIK(男性戀人)與 MASHIK(被愛的女性)展開。該舞劇常在節慶與公共集會中上演,融合了幽默、象徵性的動作與誇張的表情,營造出熱鬧有趣之舞台氛圍。
《ASHIK-MASHIK》既是一場舞蹈演出,也是一齣戲劇表演,作為安納托利亞民間舞台傳統的獨特代表,展現了地方豐富文化與藝術魅力。
地中海舞蹈
是一段充滿活力與動感的舞蹈編排,展現了土耳其賽普勒斯(Cyprus)社群的傳統民俗舞蹈。屬娛樂性舞蹈,突顯其非競技性、以娛樂與社交為主的性質。演出中呈現來自賽普勒斯的原汁原味舞步與動作,融合節奏、優雅與歡樂的能量。男女舞者和諧共舞,展現日常生活、地方慶典及社群傳統的各種面貌。
配合地區音樂與繽紛服飾,整體舞作提供了豐富的民俗體驗,彰顯土耳其賽普勒斯文化在整個地中海精神中的深厚底蘊。
指甲花(Henna)婚前之夜
「Henna Night」是土耳其婚禮前夕的一場慶典,由女方家族主辦,類似其他文化中的「送別單身夜」或「新娘告別宴」。活動中會為新娘雙手塗上紅褐色的指甲花(Henna),象徵幸福、健康與婚姻的祝福。
儀式中常見的舞蹈是帶有哀愁與祝福氣氛的傳統民間舞,動作比較優雅、緩慢、富有情感。女性們會圍成一圈跳舞,有時會手持蠟燭或頭紗,象徵照亮新娘的前程。
團隊以呈現這支舞蹈來向觀眾介紹這個特別的儀式。
土耳其流行民俗音樂 (ERIKDALI TURKISH POPFOLK)
這支舞作以《ERIKDALI》為核心,這是一首來自安納托利亞中部(安納托利亞中部位於土耳其的心臟地帶,是一片廣闊的高原地區,地理上屬於亞洲西部的小亞細亞半島中部)、廣受歡迎且充滿活力的民間樂曲。表演融合了安卡拉地區的傳統舞蹈動作與歌曲輕快的節奏,營造出歡樂且具互動性的舞台氛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