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6

紐西蘭毛利特殊文化團Ngaa Mauri Taniwha Ki Uta - Taniwha Ventures NZ

 

訪談整理/童心善

團名中的Taniwha(發音接近Ta-ni-fa),在毛利語言中指的是具有心靈守護象徵意義的神獸,類似「龍」之於我們的概念;Mauri指的是生命的能量,Ki Uta則是靠近陸地一側,人們居住生活的土地,Ngaa Mauri Taniwha Ki Uta即是守護著毛利眾生之靈,Taniwha Ventures是來自守護精靈對於世界的探索、冒險。

世界觀與傳世價值

對團長Stephen Kani (暱稱Papa Jack)來說,深植於心的Te Ao Maori(世界觀),是來自於內心對環境、自然、對所處社會的平衡;甚麼事該做、不能做的道德標準是心中的那把尺,沒法言明,但卻了然於心。而這樣的世界觀根基於毛利人的傳統規範、價值(稱之為Tikanga),包含了尊重他人、盡可能幫助他人、以自己喜歡被對待的方式對待他人等等。並且,以透過家族連結(whakapapa)、生長的土地(waikato)、族群部族(iwi)、語言,以及傳統與不斷演變的文化實踐來找到自己的身份認同,而Jack臉上的刺青圖騰,也就是代表了他個人對於身為毛利人的意義。

Whakaeke入場曲

Waiata,唱歌,表達心中情感,對毛利人來說再自然不過。
Whakaeke
當名詞於演出場合使用時的字面意思指的是進場歌或入場舞,表達的是毛利人對於manaakitanga(款待與尊重)的重視,每一次的演出都會安排一段Whakaeke,以示對於在場每一位觀眾的重視。當然,不同的演出團隊編唱的歌詞也不同,Taniwha Ventures團隊以毛利人的誕生傳說加上五位毛利國王的介紹,串成一個長達45分鐘的歌舞版本,只不過,宜蘭童玩節每一場演出只有30分鐘,團隊忍痛割捨了一大部分。

演出開場唱的是I te timatanga(初始),描述毛利人的創世神話:天神地母(RanginuiPapatuanuku)從原本的與孩子們緊擁相連,其後因為子女感受到黑暗狹小,窘迫分開過程中,彼此相互溝通妥協或犧牲等過程,因而有了天氣雨霧風暴、日月星辰、河海魚蝦、森林及群鳥等等自然萬物,展現了毛利人與自然環境、家族、祖先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繫,所有生靈都被視為來自RanginuiPapatuanuku的子孫,是同一宇宙大家庭的一部分。幾個男生們身上塗了紅、綠、棕、黑、白、藍色彩,即代表相關的自然元素。

(下面這段影片是閉幕當天特別排進去的,唱的是創世神話故事,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夠看到完整的45分鐘版本)


「國王」這樣權力集中於中央一人的君主制度,雖然是歐洲人帶進來的,但原本的毛利族人,還是有類似社會分工的概念,比如有人天生就擅長料理,那麼就負責烹調食物、有人手腳俐落敏捷,就負責狩獵捕食、有人身強力壯,就擔任戰士守衛家園、有人聰明有遠見,可以綜觀全局,分配任務,那麼就是全族的Kaumatau(領袖的概念)。隨著歐洲文化傳入,在不同部族之間的領袖,就形成以國王為中心的權力集中制度,國王稱為Kingatanga,意思是King of People,非常清楚表明了「毛利人國王是全民的國王」。在這首入場曲中,也描述了其中五位國王的事蹟,以waiata-ā-ringa[1]這種旋律搭配手部動作的歌唱方式唱給觀眾聽,而手掌持續的震動(稱之為wiri wiri),表示生命持續,而每一次準備換故事唱之前,都有一位稱作kōrero的領唱者,負責大聲地以有韻律的方式昭告眾人,接下來要唱演的內容。

在正式的開場曲之前,團隊還準備了一首簡單的合唱曲,屬於唱詩班的讚美歌,紀念去年辭世的毛利國王Kiingi Tūheitia Pōtatau Te Wherowhero VII,也向繼任的女兒Kuīni Ngā Wai Hono i te Pō致敬,期望承襲父親致力於促進族群團結、推廣毛利語言、關懷人民的精神,捍衛毛利文化。


Poi
Tītī tōrea Tī rākau繩球以及棍子舞蹈

Poi指的是手中那顆,但是,古早年代那可是用來攻擊的石頭[2]武器呢!而Tītī tōrea Tī rākau分別代表長、短棍,團長說,早年都是族裡的Tupuna(長輩耆老)在外頭看看原生的紐西蘭樹種[3],決定哪些樹木適合當武器,哪些又只能當柴燒,全靠著生活經驗,現在舞台上的這些棍子,全是木材工廠出品!

至於,武器怎麼成為舞蹈的道具呢?
原來,為了要好好的使用這些武器,必須練習手腕的柔軟度、手臂肌力、眼神的專注等等,以便控制投出的石頭能夠更精準地擊中敵人、目視敵人的位置,精確地評估彼此之間的距離,便於棍子出手就能予以痛擊,而產生出的各種動作練習,隨著時代演進,成為今天舞台上的舞蹈文化。

Poi繩球舞蹈主要由女生負責,展現女性手部的靈巧,歌唱以描述自然,例如流水、飛鳥等意涵,如同夏威夷舞蹈Hula以不同手勢代表意象,毛利女生以Poi甩動的方式,來告訴大家她在說甚麼,一名男生團員Lee因為表現特別優秀,安排在第二排的C位,讓大家知道男生也是可以甩動的這麼好。棍子舞則主要是由男生擔綱,配合著mōteatea[4]這種傳統毛利頌歌演出,讓觀眾感受毛利戰鬥文化中的紀律以及雙短棍交錯飛舞中的精準、合作。

 


Haka戰士舞

嚴格來說,Haka比較是一種儀式,以強而有力的動作、面部表情及吶喊,傳達情感和意志,依據場合不同,表現威嚇敵人、挑戰成功,也用於慶祝或紀念等,非常具精神意義。Haka最重要精神主軸是Tau ka Tau,意思是,「我們到了這裡,我們全體團結一心準備好了,無論是迎賓或是挑戰,我們都將全力以赴」。團隊帶來五種Haka分別來自五個部落,最後一個Haka是「Ka Mate」,講述毛利酋長從敵人手中死裡逃生故事,象徵戰勝,被All Black Rugby球隊用來做為激勵士氣的代表曲而成為世界知名的Haka代表。 


刺青圖騰及服飾

傳統的刺青圖騰,在不同部落之間有不同的表達方式,現代人不再拘泥於過去,可以各自選擇喜歡的方式刺青,以黑色或綠色為主,不過,女生只有在嘴唇及下巴處紋上圖案,美麗的象徵。

女生的裙子稱為piupiu,也是由和製作Poi同樣材料的harakeke這種原生紐西蘭亞麻植物葉子編成;男生身上的外衣稱為Korowai,傳統上是由奇異鳥(Kiwi bird)或任何大型鳥類的羽毛製成,由於羽毛防水也保暖,具實用功能。至於男生下半身的腰布,也隨著時代變化,改成長長的pāreu,團長笑說,那就是一塊毯子(blanket),團員很多,沒法製作大家一樣的,有些人就拿學校的制服來用,所以可以看到藍綠色的格子布。

男女生服飾參考
圖片來源:宜蘭童玩節官網精彩照片




[1] Waiata-ā-ringa,可以用來描述歷史事件、緬懷祖先、或是各種當代議題,是毛利族人的說書方式。

[2] 在練習手腕力量時為了怕打到自己,會在石頭外層包上植物樹皮或葉子,通常是harakeke這種原生紐西蘭亞麻植物也由於harakeke葉子非常的長,會利用乾燥葉子纖維編織成繩子。

[3] 團長說,原生紐西蘭樹種並沒有包括棕櫚樹,那是歐洲人帶入的。

[4] Mōteatea,指傳統的無和聲、無樂器、不帶韻律節拍的詠唱型詩歌或歌謠,一般是以單一旋律吟誦(吟唱),單人領唱或團體齊聲都有。內容包括家族歷史、祖先事蹟、悲傷、懷念、祝福、傳說與土地、部族記憶等。MōteateaWaiata-ā-ringa不同的是,後者是以動作加上明確的旋律、節奏來表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