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4

日本壽鼓(Wadaiko Jyukko)


石雅如

集合福岡縣和山口縣太鼓會的年輕成員所組成的壽鼓團成立於三年前,本團成員近200人,最小3歲最年長20歲,都是各個學校太鼓社團的成員。當初成立是因為一起辦理跨海大橋的夏日祭典,青少年成員平日在學校太鼓社練習,暑假則借用熊本體育館進行合宿練習。本團最年長的就是團長三角天信,因為母親開設太鼓教室,家學淵源從三歲就開始握起太鼓棒,從小就喜歡參加國際交流活動,希望能以太鼓為媒介和世界各地的人們交流。團長表示,取名「壽」,是因為日本慶典活動中吃的饅頭上面會印壽字,還有太鼓是日本具有長久歷史的樂器,當然也希望鼓團可以長長久久的意味。這次是團隊第一次海外公演,團員都很開心能來台灣參加童玩節。


每天開場的第一首曲目希響(Kikyo)是學習太鼓的基本曲目,熱鬧快樂的氛圍也是全體團員最喜歡的曲子,所以放在最前面,希望能讓觀眾們有好的印象。第二首天風(Namakaze),試用三種太鼓輪流敲打,並自由發揮以手勢動作表現風流動的樣貌。這首曲子讓團員想起在山上的合宿練習,初夏舒服的和風徐徐吹來,讓人心曠神怡。第三支曲子如水(Jyosui),誠如其名是展現流水潺潺的樣貌。這支曲子以四組締太鼓,展現四位表演者的默契與技巧,最難的地方是要四個人展現出接續串聯一體的打鼓節奏。接著是涼夏流星,演出時可以看到白色的大太鼓,想像夏季夜晚流星劃過天際的感覺。團長說只要兩呎(60公分)以上的太鼓就稱作大太鼓,團隊的大太鼓選擇白色,除了有白鶴吉祥的感覺,也是日本國旗的主要顏色。

團隊換場時安排兩名吹笛手吹奏歌謠,曲目是昂首向前走(上を向いて歩こう)這首由中村八大作曲,永六輔填詞,坂本九演唱的歌曲60年代在日本紅極一時,歌詞內容提到說要抬頭向前走,好讓眼中的淚水不滴落,鼓舞日本人民勇敢向前;之後紅到國外,外國唱片公司另填英語版本的歌詞Sukiyaki(壽喜燒)傳唱國際。團隊選擇這首日本人熟悉的弦律,讓童玩節的觀眾在串場時有輕鬆美好的感受。

接著是第五首表演曲雪月花,雪月花是日本的慣用語,典出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七言律詩,日本文學中首見於和歌總集「萬葉集」,原本是指自然界的美景,後來引申成為日本傳統文化藝術之美的象徵單詞。雪月花是笛子老師所創作的曲子,想表達幽遠謐靜的情感。一般笛子演出時樂手都是不能動的姿態,所以只能將情感灌注在音色表現出來。由於雪月花的意境高遠,所以太鼓團青少年團員們在練習時候都只能靠想像,而這正是安排在最後一支曲目之前的用意,讓大家在結束前冷靜梳理心性。

最後一首演出曲目叫做澪(Mio),這是兩年前才完成的新曲子。這首曲子分三部分,前面速度緩慢,到後面越來越快,從平穩到激昂之間的轉換感覺有起承轉合的完整性,所以選為結尾曲。希望觀眾可以感受到和心跳一致的太鼓韻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