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雅如
睽違四年的墨西哥日光琥珀文化團再度回歸童玩節演出,今年剛好是文化團成立30周年紀念,訪談開始恭喜團隊邁入而立之年,團長César Torres Atrián回憶創團時的心路歷程,能讓自己三十年如一日不變堅持的信念是,完整保存從小跟隨祖父和父親生活中習得的文化傳統,透過每次的舞台展演機會呈現墨西哥真實田野民俗文化。這次帶來童玩節的表演曲目包含有六大區域主題組曲,分別是:塔巴斯克(Tabasco)、委拉克魯茲(Veracruz)、小海岸(Costa Chica)、瓦茲提克(Huasteca)、那亞立(Nayarit)和米卻肯(Michoacán)。
塔巴斯克組曲的表演內容分為原住民印地安文化和麥士蒂索(mestizo)混血文化兩大部分。印地安文化部分的開始與結束都可以看到本區Chontal原住民族部落薩滿巫師出現,一開始透過火焰和舞蹈動作進行農耕土地使用前的潔淨儀式,經過儀式淨化後的土地成為神聖空間,透過儀式與大自然諸神進行交流,祈求豐收。中段演出可以見到各種農業採集與漁獵工作的舞蹈,辛勤工作後豐收,除了居民共享也會再次舉辦儀式將最好的收穫獻神,表達感謝,並祈求下一季大自然諸神的庇佑。不同於印地安文化部分搭配蘆笛和鼓聲,麥士蒂索文化的部分更加入了非洲的馬林巴琴和歐洲的吉他。舞蹈的部分出現西班牙的佛拉明哥和賽維亞那(sevillana)的踢踏。第二部分的演出舞蹈試圖模仿動物的姿態,像是母雞、美洲豹和紅額金翅雀(jilguero)。
委拉克魯茲組曲的部分含有龐大的西班牙文化元素,因為此區瀕臨墨西哥灣,16世紀的西班牙征服者就是從這裡進入的。委拉克魯茲的傳統服飾、音樂和舞蹈都是安達魯西亞地區舞蹈和美洲印地安原住民文化融合在地化的結果。大量使用弦樂器反映西班牙音樂文化的影響,打擊樂器的使用則是歐洲人引入非洲黑奴的結果,本團使用木箱鼓、手鼓或是動物顎骨板等。這段組曲同樣分為兩大部分,地一部分一開始搭配緩慢沉重的節拍和歌聲,團隊以灼傷(Quemayama)、黑美人(Morena)和小黑人(Los Negritos)等歌曲娓娓道來此區的非洲情懷。這段結束以獨舞(solo)和啄木鳥(El
pájaro carpintero)展現墨西哥踢踏舞之美,強而有力的踢踏舞展現舞者之間和諧一體的默契,在無人伴奏的情況下舞台上踢躂回響自成旋律,吸引觀眾摒氣凝神觀賞,不愧是墨西哥民俗舞蹈的代表舞步。第二部分較為活潑輕快,節奏快速風行全球的邦巴舞(La bamba)、動感熱情的鬣蜥舞(Iguana)、可可鳥(Coco)和加勒比海對岸的古巴康加舞(Conga),這段表演最後出現高舉兩個大型人偶(mojigangas)從表演舞台到中軸道滿場飛舞,重現當地嘉年華遊行的熱鬧景致。團長特地補充說明遊行人偶在當地的原型應該是紙製的,為了怕舟車勞頓搬運過程中破損,來台灣改用布偶,請大家體察。
小海岸地區包括墨西哥南部太平洋沿岸的蓋雷羅(Guerrero)和瓦哈卡(Oaxaca)兩個行政區。這個地區因為臨海,除了豐富的在地原住民文化,各地文化也從海上進入此區,早期的有歐洲西班牙和非洲黑奴,後期則有南美的智利等國。19世紀美國加州出現滔金熱潮,南美的祕魯、玻利維亞和智利的礦工搭船北上,會停留在這裡補給物資進行商貿交易,樂舞交流也自然發生。小海岸地區演出前段安排南美風格的歌曲和舞蹈,像是鐺響(Alingo)和黑美人(La Zamba Chucha),前者描寫Juchitán和Huehuetán兩族為土地衝突決勝負的故事,屬於智利風格樂舞。後者為情歌,內容敘述男子以歌唱浪漫求愛未果的輕鬆小品,旋律屬於祕魯風格,不論是智利或是祕魯,兩種旋律風格現在都已內化成為墨西哥小海岸區文化的一部分。小海岸地區組曲也有出現鬣蜥舞,舞者模仿鬣蜥面對捕獵者擴張喉部下方的皮肉以為威嚇,以及求偶時誇張的肢體動作,是從大自然獲得啟發的舞蹈。另外與大自然相關的舞蹈是烏龜舞(La Tortuga),展演時女舞者穿戴巨型烏龜道具緩緩遊走舞台,展現太平洋沿岸繁殖季節許多海龜上岸孵蛋的景象。過去在地居民會撿拾烏龜蛋食用或販售,但現在已經列為保育類動物,禁止採集。這支演出的最後特別安排舞者提籃下舞台發送糖果給觀眾,糖果象徵烏龜蛋,希望大家珍視大自然。小海岸組曲最後一部分演出魔鬼舞(Danza de Diablos),這支舞蹈的非洲風格源自黑奴從中美洲脫逃至此區定居,非洲家鄉的歌舞結合在地原住民族信仰,充滿原始色彩。儘管過去因為西班牙殖民者因宗教異端審視稱之為「魔鬼」,這支舞蹈今日活躍在天主教節日中。團隊特意設計男舞者女扮男裝,上演男女日常吵架的戲碼,舞者們衣帶飄飄象徵怒氣如地獄之火,演出最後男舞者假扮的女生扛起男生,逗趣的表現往往引起觀眾大笑,團長說,其實這裡想表達的是,大家心中都很清楚,現實生活中女性永遠是最有力量扛起一切的。
瓦茲提克組曲主要以傳統婚禮儀式為展演內容,因為女兒出嫁對家中人力損失極大,從雙方家長協商聘禮開始演出,達成共識開始準備服裝等相關婚禮物品。搭配小花(xochipitzahuatal)之歌,納瓦爾(hahuatl)原住民語混合西班牙語歌詞,進入到教堂儀式婚禮。婚禮之前男女雙方互相洗手,表現兩人乾淨的走入婚姻,也會互相餵食麵包,表示婚後禍福共享。瓦茲提克傳統婚禮儀式的最後新娘會在頭上放置陶鍋跳舞,若陶鍋掉落代表新娘不純潔,男方有權退婚。若陶鍋完好無缺,進入婚宴派對,富有家族的狂歡盛宴可以長達一周。婚宴結束時會贈送謝禮(itacate)給來賓,回家的路上或是回家後可以食用,延續婚禮的祝福。
那亞立組曲的演出背景設定在西部太平洋沿岸的農業生活,該地區主要的經濟活動為甘蔗種植,在收割過程中必備大砍刀是農夫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連跳舞都不離身。本地區傳統舞蹈透過揮舞大砍刀表現男子氣概。女子則是揮動色彩豔麗的裙擺展現美麗氣質。大力揮動裙襬和甩動大砍刀都需要力量和靈活技巧,搭配踢踏舞的輕快速度展示舞蹈水準,每每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本組曲演出時可以聽到小提琴手在某些時候技巧性的拉出公牛和公雞的鳴叫聲,除了表現出農場生活的日常,男女舞者也會模仿公雞與母雞相互逗弄的模樣,展示出舞台上舞者與樂師雙方的默契。
本團帶來的最後一支舞碼是米卻肯州的長者(Danza de los viejitos)面具舞。這支舞蹈源自本州印地安原住民族布雷貝洽(los purépechas)族祈求豐收的傳統儀式舞蹈。團長說本族的宇宙觀認為生命是從生到死,亦是有死才有生的無盡循環,將這個生活觀概念灌注這支舞蹈上,以年輕舞者帶著老人面具扮老,上半身動作為顯老刻意遲緩,但同時下半身以複雜的踢踏舞步表現出強健的生命力。背景音樂像火車慢慢加速,中間靠站休息暫緩,最後全力奔馳。舞者剛出場的時候表現出老態龍鐘的樣貌,隨著音樂旋律越來越快強力快速的踩踏表現出生命的堅韌。中間舞者會刻意不用枴杖,只用單腳做出不穩定的平衡狀態,也會用帽子繞過腿部展示「長者」過人的舞蹈技巧。表演的最後有一位熱愛掌聲不願意離開舞台的長者,最後被夥伴強行扛下台,幽默風趣的安排令人開懷。
四年前童玩節采風訪談時曾經和團長聊到墨西哥民俗舞蹈展現的象徵意義,其中有談到長者面具舞的詮釋方式,當年文化團來台並沒有展演這個舞碼,團長說他一直記得那段對話,今年回來特別安排演出,希望能讓台灣的觀眾理解這支舞蹈的真實意義,從小地方就可以看的出來本團對民俗樂舞的用心和尊重,真的很令人感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