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8

羅馬尼亞多伊娜民俗舞蹈團Doina Folk Ensemble


訪談整理/童心善
進入多伊娜帶來的舞蹈音樂世界之前,先請大家看一段音樂影片。


是的,Doina是羅馬尼亞最傳統的吟唱,不論是否搭配樂器演奏,吟唱著根據音律自由填詞,在可能失傳的情況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其列為世界無形文化遺產項目之內。整個羅馬尼亞,不論音樂、舞蹈、服飾,都可能因為所在地區、地理位置不同,呈現不同的樣貌,唯獨Doina是全國一樣的,這也是團長老師Camelia Motoc和先生一起經營舞到學校,選擇Doina作為團名的原因。



羅馬尼亞的民俗區域
Courtesy:Folk Dance Federation of California, South, Inc
喀爾巴阡山群在羅馬尼亞中部形成一個左右相反的L形,因而在地理環境上,大致區分為南北;歷史上,喀爾巴阡山以北稱為Transylvania的地區,曾經是奧地利哈布士堡家族的領地,也是奧匈帝國的管轄範圍,混居了許多匈牙利、日耳曼薩克遜、羅姆(Roma,又稱吉普賽)以及羅馬尼亞、其他少數族裔的人口。不論在擁有的天然資源或經濟開發、文化教育程度上,北方較南邊起步快且完整,加上國內政治領袖多起於南方,某種程度上,南北方常有相互較勁意味。



既然南北文化差異懸殊,可見舞蹈、音樂也完全不同,來自北方 Cluj-NapocaDoina舞團,帶來的多數是屬於Transylvania地區的羅馬尼亞族裔舞蹈音樂。而在某些和匈牙利族裔生活重疊的區域,單聽音樂,很難區分羅、匈之間的差別,先來看一段同屬Transylvania的羅馬尼亞族裔舞蹈:

-    Transylvania Plateau (川士凡尼亞高原)

此區指的是喀爾巴阡山以西,反寫L字型中間的區域,也就是Transylvania中部,包含匈牙利人聚居的Kalotaszeg地區。因此,舞蹈上和匈牙利有90%的相似度,同樣也分為慢板、快板,組曲中通常也會夾著男子擊掌拍腿炫技舞蹈形式(在匈牙利稱為Legenyes,而在羅馬尼亞稱為Fecioreasca,都是小伙子舞蹈的意思)

Camelia舉了羅馬尼亞Transylvania地區的雙人旋轉舞(turning dance) învîrtita為例,匈牙利旋轉舞Forgatós,女生以男生為軸心,繞著男生轉,男生要顯示強而有力的舞姿之外,也要引領女生轉圈;而在羅馬尼亞的învîrtita,男女生面對面牽著右、左手,必須假想兩人中間有根垂直的軸,兩人一起圍著這根軸旋轉。對羅馬尼亞人來說,這樣的舞蹈形式是社交意義,跟心儀的對象跳舞是為了結婚,因此雙方的眼神交會、兩人和諧有情感的互繞轉圈是件非常重要的事。特別是在Transylvania中部地區,學會雙人舞,對女生而言幾乎算是步入成年可以組織家庭的表徵。



-         The Cluj Hill (克魯日山丘)

團隊來自的Cluj-Napoca市位於Someșul Mic 河河谷通常簡稱Cluj(與該城市所屬的省份同名稱)。歷史上,這裡曾是Transylvania公國的首都,而川士凡尼亞則屬於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室土地,因此這兒的文化教育、經濟發展,較其他城市完整,特別是IT領域的人才技術領先全國,是Transylvania地區非正式的首都。Camelia舉例,這兒的大學有各種各樣的科系可以選擇,唯獨沒有造船相關的專業領域,是因此地不靠海,靠黑海的城市才設有航運相關系所。同時,這兒也是匈牙利人在羅馬尼亞聚居的第二大城,匈牙利人口大約5萬。雖然有很多通婚的情況,但提到各自的語言、風俗及傳統音樂舞蹈,Camelia還是堅持羅馬尼亞就是要有羅馬尼亞的樣貌。



-         Dance from Fagaras County

Fagaras山脈是喀爾巴阡山群中最高的山,位於反字L型的下方,以Joc雙人舞或是Braul(搭肩或牽手的群體腰帶舞)的舞蹈形式為多,一個男生帶兩個女生轉圈,男女雙方以相互喊叫方式對話傳情。



-         Dance from Nasaud

Transylvania北部區域Nasaud居民有飼養孔雀的習俗,特別是家裡若有男孩,出生時就會養著孔雀,孔雀愈多,代表財富地位愈高,不過,羅馬尼亞東正教習俗中,單數才代表好運,因此,家裡的孔雀數目是3/5/7這樣的計量,7則代表的是神奇幸運數字。此區的男生頭飾,便以羽毛裝飾在帽子右邊,也是單數的數量。孔雀羽毛的演出只有一場,拍攝效果不好,僅供頭飾參考。




-         Dance from Tara Codrului

Codrului的意思是幼齡林,一個含括幾個不同區域的森林,除了融合不同區域的文化,人們生活也相對較為辛苦,採用天然容易取得的植物作為紡織品材料,曬乾玉米葉做成的帽子、男生的Gaci工作寬褲、黑白搭配的服裝,顯示此地的生活樣貌。



喀爾巴阡山以南

-         Dance from Bannat

這支舞蹈是本次唯一非Transylvania地區的舞蹈,Bannat位於羅馬尼亞西南方,是日耳曼薩克遜和羅馬尼亞族群聚居之地,這一區的舞蹈形式包括三種:

1.      Braul Bannat (Bannat地區的腰帶舞)

2.      Ardelene (慢速的雙人舞)

3.      De Doi (快速雙人舞)

組曲也是從慢板、中板到快板,一開始的薩克斯風音樂即是Doina音樂形式。本區的舞蹈特點是非常優雅順暢,尤其是男生引領女生轉圈,絕不能搞不清狀況亂甩女生。而且80%的舞蹈中,音樂和舞步不是一拍一拍的對應,通常是音樂先走,舞步才跟上,特別是男生的Braul舞蹈,觀眾可能會覺得音樂和舞步看起來不合諧。女生頭戴稱為Conci的帽子,和其他地區的Ceapsa帽子不同,特別精緻。



‐ Calus (卡魯袖/儀式性舞蹈)

南方Oltenia地區的Olt省份,至今都還保有這個基督宗教傳入之前的習俗,此地區幾乎以農業為生,但自然環境條件不佳,氣候炎熱常常缺水,一定要祈雨,透過與自然神祇對話,祈求豐收,也是在夏至當天進行的儀式。儀式由奇數位(7911)年輕男子組成隊伍,挨家挨戶跳舞祈福,隊伍中有位戴面具穿女裝的Mut巫師,主要功能是鞭策這些男子努力跳舞,類似的儀式舞蹈在保加利亞的Koukeri舞蹈、英國的Morris舞蹈或者伊比利半島上的Morisco舞蹈都可以見到。和Doina一樣,Calus也被UNESCO認列無形文化資產。

至於,舞蹈中的喊叫聲沒有太深意義:嘿,1/21/2,前進吧朋友,跳起來,跳跳跳。



-         Music from Csango Moldova
Csango Moldva區域位於喀爾巴阡山中部,住了許多Csango族裔的居民,音樂舞蹈樣貌與Transylvania非常不同,我們來聽聽Camelia特別為了在童玩節讓台灣觀眾看到羅馬尼亞豐富的民俗文化,邀請到專長各式羅馬尼亞傳統木管樂器的Alex-Teofil Chira一同前來擔任樂手,來看看他運用各種吹管樂器詮釋此區的音樂,大家可以仔細數數他使用多少種樂器。




訪談最後,談到關於Transylvania地區不同民族一起生活的狀況,Camelia老師感慨的說:有時候,我還挺羨慕匈牙利人,他們有很強的政府力量介入,支持傳統舞蹈音樂的復興與推廣,羅馬尼亞政府在前任糟糕的總統統治下,只有更多的貪污與效率不彰。比如,原本Transylvania地區的舞蹈音樂配置,最基本的只要一把小提琴(負責旋律)、一把中提琴(負責和弦)和一把double bass(負責節奏)就足夠,結果,每次邀演,團隊中不認識的親朋好友突然一夕之間成為團員,為的是能夠一起出國玩耍,久而久之,也沒有人真的很認真在推動傳統文化。幸好那位前總統上天堂了,我們期待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就算要到村落裡挨家挨戶地詢問有沒有製作傳統服裝,我也要教孩子們跳羅馬尼亞傳統舞蹈,帶他們出國參加藝術節,讓他們能夠真的以自己的文化為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