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8

菲律賓柏果科技藝術學院隆塔亞樂團 (City of Bogo Science and Arts Academy Rodalla Ensemble)


石雅如

位於宿霧島北部的柏果2011年升格為市,是菲律賓最年輕的城市。科技藝術學院是2012年新設立的公立高中,分科學和藝術兩個校區,本團屬於以音樂、舞蹈、繪畫、戲劇、媒體等科目設立的藝術校區。團長Slavsky Ybanez本職為柏果市府人資主管,團長念書時期主修音樂,志願擔任本團指揮。樂團成立於2013年,目前團員共36名,介於1318歲的青少年。團員們都是音樂專科的學生,每個人至少懂得彈奏23種樂器,技巧純熟,古典、民謠和現代樂曲都很上手,很開心這次代表菲律賓來台灣參加童玩節的演出。


這次來台演出的曲目主要以傳統民謠為主,每天開場的歡迎進行曲(Mabuhay March),是呂宋(Luzon)地區的傳統旋律,Mabuhay是菲律賓他加祿(tagalot)語的問候,也有歡迎和祝福長壽的意義。這首曲子多半在開幕或是迎賓場合演奏。第二首民族前奏曲(Prelude Etnika),是菲律賓已逝的知名音樂家Lucresia Kasilag所創作,特色是以隆塔利亞弦樂團來展現呂宋島北部山區(Cordillera)卡林嘎(Kalinga)原住民族在部落社交場合常聽見的敲打竹管的旋律。第三首是鄉村波卡舞(Polka sa Nayon)位於呂宋島西南部的八打雁省(Batangas),受歐洲殖民影響,傳統樂舞充滿西班牙風情。另外一首讚頌波卡(Aray Polka),也是西班牙風格的曲目,加入鈴鼓聲展現女子跳舞的風情。第四首光之方丹戈舞(Pandango sa Ilaw),是民馬羅巴地區(Minaropa)民多洛省(Midoro)盧班島(Lubang)的民俗樂舞,歐洲華爾滋形式的樂舞,多在節慶場合演出,原本女舞者會將油燈擺放在頭上和雙手手背上跳舞,表現平衡技巧,現在以蠟燭取代油燈。另外也演出所有隆塔利亞璇樂團的必演奏金曲,菲律賓組曲:以多首呂宋島地區受西班牙影響的民謠串燒。

團隊所在的宿霧島屬於中部米沙鄢地區(Visayan),這次帶來的米沙鄢民謠有描寫蜻蜓在樹木和花叢間四處飛舞尋覓落腳處樣貌的可憐的蜻蜓(Pobreng Alindahaw),描述漁夫憂心即將到來的風雨的風暴前夕(Krutsay)、漁夫出海一無所獲的皮雷蒙先生(Si Pilemon)、捕捉螃蟹的小螃蟹之歌(Pakitong kitong)和模仿雉雞在田間跳躍Leyte島的傳統竹竿舞(Tinkling)

菲律賓每年都有辦理隆塔利亞樂團的演奏競賽,團體首獎可得10萬披索,個人首獎可得3萬披索,為了參賽本團從2015年開始展開特別集訓。很榮幸邀請到隆塔利亞樂團之父Celso Espejo的女兒Elaine Espejo-Cajucom蒞臨指導,特訓樂曲清單中PalladioFirst Story兩首樂曲受到團員喜歡,特別和台灣的觀眾分享。另外也演奏1970年代菲律賓原創音樂(Original Philippine Music)風潮,以他加祿語(Tagalog)的流行創作歌謠,電影配樂小夜曲(Serenata)和永無止盡的愛(Ngayon at Kailanman)

為了配合童玩節在夏天冬山河畔舉行的氛圍,團隊也特別挑選演奏久石讓先生的作品菊次郎的夏天電影主題曲Summer,以及久石讓作曲,宮崎駿填詞,電影魔法公主的插曲阿席達卡與小桑(Ashitaka and San)另外也演奏明治時期作曲家瀧廉太郎三大名曲之一的花(はな),描寫東京隅田川春色美景。為了拉近與觀眾的距離,特別安排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的名曲串燒,包含:YesterdayImagineLet it be等等膾炙人口的歌曲。另外還有紐約紐約(New York, New York)以及每天的壓軸演出的宜蘭民謠丟丟銅,每次演出見到現場觀眾聽到熟悉的旋律一起拍手唱和,團員都很開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