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5

【歡樂】的烏克蘭文尼查孩子們 UKRAINE-RADIST-JOY, PALACE OF YOUTH AND CHILDREN IN VINNITSA

訪談整理/童心善
第二次來到童玩節的歡樂孩子們,不論在服裝設計、舞蹈技巧或者團隊的氣氛上都明顯的比前一次來的令人驚喜。

除了斯拉夫民族之外

我們先看這張民俗區域圖,中部的第聶柏河(Dnieper River)從白俄羅斯起源慣穿烏克蘭中部出海,西邊摩達瓦交界的第聶斯特河(Dniester River)則是喀爾巴阡山發源一樣流入黑海,而首都基輔位於第聶柏河上游。14-16世紀時和今天部分的白俄羅斯形成以基輔羅斯為中心的東斯拉夫王國,此區居民包括魯森族人(Rusyns)及基輔羅斯族人(Kievan Rus)以區別莫斯科的俄羅斯人。隨著歷史發展,西部沿著喀爾巴阡山麓居住生活的居民也和山南山北的民族融合不同於東部斯拉夫族的文化風貌。

依據民俗文化以及不同族群文化,烏克蘭現今的舞蹈形式可分成以下幾個區塊來看:

1.     斯拉夫族及哥薩克:代表舞蹈Hopak
2.     喀爾巴阡山區(Transcarpathian)
3.     古楚爾(Hutsul)
4.     布柯維那(Bukovyna)
5.     沃倫(Volyn)
6.     波利西亞(Polissia)
7.     Lemko
8.     波多里亞(Podillia)
9.     Boiko
10.  烏克蘭吉普賽

前幾年的烏克蘭團隊,帶來的演出內容以烏克蘭東部地區的東斯拉夫族以及哥薩克人舞蹈音樂為主。2011年的Vesnianka舞團曾帶來Hutsul人的舞蹈,相關介紹可參考這兒。然而,「我們來自烏克蘭西南部波多里亞(Podillia)地區,這個地方混合了來自波蘭、羅馬尼亞北部Bukovina以及摩達維亞(MOLDOVA)各地的民族。我們和平共處,也因此在文化上彼此交錯影響,甚至連部分的語言也受到影響。」團長Viktor Boiko一開始就這麼清楚明白的告訴大家,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們其實都是很愛好和平的一群人,不喜歡有戰爭。雖然烏克蘭多數民族屬於東斯拉夫人系統,團隊來自的西部地區、喀爾巴阡山與鄰國交界一帶,仍有不同民族,而「古楚爾人」(Hutsul,烏克蘭語發音HG音同),則是典型的代表,仍舊維持自己的生活習慣與風俗。

關於古楚爾這個字的起源,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口耳相傳的說法是羅馬尼亞人認為Hutsul是流亡者、斯拉夫語裡的Kutsul是遷徙者,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而在18世紀末的奧地利文獻中,又成了高山羅斯(Rus)人,直到19世紀末,人類學家才證實古楚爾人稱自己為hutsul是他們養的馬,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Hutsul就成為族人的代名詞。不論到底哪一種說法為真,古楚爾人住在喀爾巴阡山以有數百年的歷史,而且有山與外界維持一定的距離,也就能維持傳統信仰、生活方式(尤其是傳統婚禮)等習慣,在舞蹈音樂表現上,比較接近羅馬尼亞。另補充一點,居住分佈不同村落的古楚爾人,音樂舞蹈服裝也不太一樣,就如同台灣的南北阿美族在語言用法、服裝、舞蹈上也有著不同之處。

「古楚爾舞蹈影片參考」:
村落裡的長者示範:

Kosmach村落裡的古楚爾舞蹈:

Verkhovynsky地區裡的Ivano-Frankivsk村落:

另外,關於古楚爾的音樂可參考:Hutsul Music

波多里亞地區(Podillia)
團隊所居住的城市文尼查就位於波多里亞地區,演出曲目當中有兩支關於本地區的舞蹈:波多里亞的樂鐘和彎身舞。
此區的舞蹈,強調快節奏的bouncy(跳震),以及大幅抬高膝蓋的動作,服裝顏色以紅白為主。「歡樂」舞團的演出由三首曲子組成,第一段楔子舞,隊形以大三角型做開場,接著是Qudrilla方舞,有點像波蘭polonez三拍子走大方塊,再來就是烏克蘭的polka舞曲稱為Oira,最後則是彩帶出場象徵慶祝豐收。

歡樂的孩子們帶來的演出(4’21”之後是謝幕曲)

另外這段是由2011年的Vesnianka舞團帶來的演出:

沃倫(Volyn)
沃倫地理位置在烏克蘭西北靠近波蘭,因此在音樂舞蹈風格上和波蘭接近,最大的特色是雙手擺動揮舞,兩條腿也是以整隻抬起、大跳為主,男女轉圈時的舞步也和波蘭的Mazur轉類似,影片參考:


最後,歡樂的孩子們藉由哥薩克人的競技舞蹈形式:你跳完,換我跳,看誰比較厲害,帶領觀眾們跟著一起這樣跳,非常的受到現場朋友喜愛。最有趣的是民俗歌曲的命名是以歌詞的第一句而定,若第一句是「啊,討人厭的臭男生」,歌名也就是這個名稱。而謝幕曲當中出現的雛菊花環則是團長夫人親自設計由團員家長們幫忙製作而成。我們期待下回由其它的烏克蘭團隊帶來不同地區的舞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