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8

巴勒斯坦傳統之風樂團Nasmat Turathye, Palestine

                                                      訪談整理/童心善
Nasmat Turathye來自以色列拿薩勒城,聖經上記載聖母瑪利亞受孕之處,也就是耶穌基督的故鄉。而Nasmat Turathye這個以傳承阿拉伯文化的巴勒斯坦樂團,則隸屬於The Yalla Association這個組織,期望透過以文化藝術建立橋梁,讓這個多爭執的地區能夠有朝一日去除鴻溝,相互接納彼此,成為一個沒有嫌隙也沒有任何不公評論的地方。

Nasmat 在巴勒斯坦阿拉伯語言裡是微風(breeze)的意思,而Turathye 則是tradition(傳統),劇場出身的導演團長Ahmad Dokhan透過採集各部落的傳統風貌片段整合為一個完整的音樂舞蹈節目,就像微風徐徐吹過帶給每位觀眾。

談到巴勒斯坦的音樂舞蹈,自然脫離不開阿拉伯文化圈。不過,Ahmad團長強調,雖然整個阿拉伯文化圈都有同樣的音樂舞蹈類型,各地(村落)還是稍有不同。以音樂形式來說,古老的傳統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會依據各種情況單純的以歌聲表達情感。例如:農夫下田工作或者採收橄欖時的工作歌曲,稱之為felahin (意思就是農夫之歌farmers’ song)、婚禮時有歡樂的歌曲、心情愉快時也有歌聲陪伴、當然悲傷時也得靠歌唱來紓解情緒。除了有韻律節奏的歌唱,還有無節奏的單純吟唱方式,稱之為「Mawal」,以及純粹以樂器演奏的樂章稱之為「dolab」,不過,演變至今已經沒有所謂單純的樂音或者歌聲了,豐富的「木卡姆maqam」調式搭配各種節奏及詩歌文產生了多樣的旋律、歌曲。

接下來的說明中要特別補充的是關於英文拼音。阿拉伯語言和歐洲的語言系統完全不一樣,也因此將阿拉伯文直譯成英文時,有許多不同的拼法,就如同中文直譯成英文時也因為發音的關係有不同的拼音方式。采風這裡儘量採取一般通用常見的拼法,但多少會有差異,有興趣延伸查詢的朋友稍微留意一下囉!

巴勒斯坦阿拉伯民俗音樂的基礎--Maqam
Maqam是阿拉伯傳統音樂的音階調式概念,每一種音階調式都有一個名字,而一首歌曲就是由不同的音階調式組合而成,就如同西方古典樂的各種大調小調一樣。舉例來說,其中一種音階稱為「Bayat」,聽起來非常的歡樂,這種音階多用在Dabke舞蹈音樂(Zarefa el tol歌曲)上,而「Seba」這種音階彈奏出來的曲子較為哀傷,所以在悲傷的歌曲中常見這種音階調式。團隊的曲目當中,Nana ya nana(出嫁)用的是Seba調式、teglay(新娘舞)用了bayat調式、Esa-eja-wEsa-rah’(賣蘋果的人)則用了Huzam這種調式。
Maqam雖是阿拉伯音樂的基礎,它的各種調式運用在各地也出現各種不同的曲子,比如Zajal是黎巴嫩特有的歌曲形式,Al-Rozana」這樣的歌曲出現在古Levant地區(包括今天的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西岸及加薩、約旦)

巴勒斯坦阿拉伯民俗歌曲代表形式
有時候,歌曲名稱就以形式的名稱來命名,有時候則有不同的歌曲名稱,會以歌詞內容來命名,而前者以「Ataaba」、「Al-Maijana」、「Dal'ona」為代表。巴勒斯坦人不論快樂悲傷都會唱歌,尤其是婚禮這樣歡慶的場子,大人小孩都要歌舞一番。
Ataaba」:屬於古老吟唱Mawal的一種類型,不過調式悲傷,不論是農夫、牧羊人、勞力工作者都會以詩文配上韻律唱著ataaba
這段影片是以巴勒斯坦牧羊人短笛shibbabeh吹奏ataaba曲調:

Sahje」:是一種舞蹈音樂形式,團隊的演出曲目中,帶著觀眾站成一排跟著Ahmad團長拍手的那支曲子「Halalae ya male牧羊人尋羊記」就是Sahje。歌曲內容是描述羊兒走失了,牧羊人很懊惱的拍著雙手唱著,哎呀我的羊兒不見了,這下也不能賣了羊兒換錢、買食物,甚麼都沒有了。巴勒斯坦人以雙手上下交換拍掌表示甚麼都沒有了,團長Ahmad示範的是簡單版讓觀眾易跟著做。影片如下,另外這段是觀眾在團長帶領下的示範



Zarif – Al-Toul」:這是巴勒斯坦最著名的一首Dabke(中文譯為狄不開)舞曲,每個巴勒斯坦人都知道,同時也是婚禮當中必定播放的曲子。這段是某對新人婚禮最後賓客同歡影片,大家可觀察一下這些人在跳Dabke時的程序,有走步、有跳步,牽手的方式也很多樣式,通通都依據領舞者的即興變化:


另外提供一段音樂是傳統樂器演奏,沒有電子樂器合成的版本:http://youtu.be/5YEpR5id_aM
此外,團隊帶來另一首曲子(A'al-aen-molayeten山泉少女)也是一支Bayat調式的Dabke舞曲,影片參考:

Zaghareet」:不管是哪一族人,開心、悲傷的時候都會自然而然的產生「聲音」來表達情緒,阿拉伯人用的「哩哩哩哩哩」這樣的單音來表示非常的高興,常常唱歌興致一來就Zaghareet一下,影片參考

歡樂的巴勒斯坦阿拉伯婚禮
因為童玩節的屬性關係,國外團隊帶來的演出節目通常偏向歡樂曲目、孩子們容易接受的形式。傳統之風的曲目當然也不脫這個範圍,Nana-ya-nana(出嫁)teglay(新娘舞)zeyaneh(準新郎的一天)都是關於結婚的快樂氛圍。

好,巴勒斯坦的婚禮大約是這樣的:
(團長Ahmad說這些當然是古時候的傳統,現代有媒人facebook,誰還需要媒婆呢?
適婚年齡待嫁女兒透過母親幫忙說媒,找到適合的對象。男生即便想知道女孩兒的種種、面貌,也只能透過母親的三寸不爛之舌,新婚之夜揭開面紗一翻兩瞪眼,而新娘父親可以跟男方索取聘金,聘金所費不貲。婚禮前一天,新郎朋友會幫忙舉辦告別單身之夜,戲謔性的刮著新郎的鬍子、給新郎沖澡、把新郎舉高坐在肩膀上昭告世人「我是新郎我要結婚了」等等習俗,當然也會跳著Dabke這種傳統舞。新娘在嫁入後的三天內要準備薄荷(稱為nana,當地人相信薄荷會帶來好運)麵糰,揉成一小團交給公公,將之用力的甩黏在大門牆上,象徵此後所有問題迎刃而解。揉麵時要特別小心,若太乾黏不住而掉下時會有壞運,做媳婦的要謹慎面對。

值得一提的是,巴勒斯坦女孩兒們是不用罩著面紗過活,只是手臂、腳踝都不能露出,因而長袖長裙還是必需品,所幸當地氣候乾燥,不因衣著而產生不適。而結婚當日的新娘,依照傳統習俗還是得面紗遮臉,等待新郎揭起。


後記:
每一場訪談最後,多數都是由我們提問關於藝術節的各種想法。這回,Ahmad團長回問幾個問題:來看幾次巴勒斯坦的演出?為什麼?訪談後的文章重點會聚焦在哪兒?最後一個問題我沒法當場回覆,思考了一個晚上,決定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概略的介紹巴勒斯坦阿拉伯民俗音樂,希望大家閱讀之後能夠有個基本概念。阿拉伯世界不是我們刻板印象當中的蒙面神秘,也不是所有的阿拉伯文化都是同一個樣子,黎巴嫩特有的音樂不見得巴勒斯坦也有,敘利亞、約旦的Dabke和其它地方也不一樣,土耳其和埃及有肚皮舞但卻不一樣,也不一定在其它阿拉伯國家看得到,這些因為部落族群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正是需要大家以同理心去理解之處,多一點理解,便能多一點體諒,也許也可以少一點爭執。寫完這一篇,希望能夠回應Ahmad的提問,也呼應團隊以音樂藝術文化維繫和平的任務。另外一提,負責演奏Kanun的樂手Attaf Bisharat大學主修oriental classical music,精通中東地區的古典曲目調式,也擔任本次訪談最重要的翻譯工作,有興趣深入研究此地音樂的朋友可以點擊人名超連結EMAIL聯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