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30

立陶宛豌豆兒童民俗舞蹈團Ciuciuruks, Lithuania

訪談整理/童心善

「豌豆,在我們這兒是非常普遍的農作物,當然也是盤中飧,豌豆成熟後,豆莖象徵著父親的角色、包覆的豆莢是母親,豌豆在母親溫暖懷抱中當然就象徵著小朋友。舞團成立之初,在思考命名時,就決定用這樣的意義來做為舞團的精神指標。」專精研究立陶宛民俗舞蹈音樂已超過25年的團長Ms. Maci Jauskiene這麼回憶。 

來自立陶宛西部Zematija(薩摩吉西亞)地區的豌豆小朋友們,在團長專業的帶領下,曾獲得年度最佳舞蹈團金質獎項。而這樣的獎項,和我們熟悉的競賽流程不一樣,沒有指定曲、自選曲等等要上台跳給評審看的東西。所有想參賽的團隊,在指定時間內填寫申請表,附上一整年來團隊在民俗音樂舞蹈上的各種努力,評審自然會選出優勝隊伍,獲得獎項的隊伍,會擇日邀請一起在台上演出給大家看。而評審委員是由一個由各地民俗專家學者組成的非官方組織委員會遴選擔任。

好歡樂的立陶宛傳統民俗舞蹈: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對於豌豆小朋友們在台上快樂的跳著舞,卻不知道他們在做甚麼或表達甚麼的感覺?沒關係,大家就盡情享受孩子們在舞台上歡樂歌舞著就好了。看不看得懂沒有那麼重要,感受到孩子們的快樂就好!雖然,在蘇聯佔領期間,禁止立陶宛民眾說自己的語言、跳自己的舞、唱自己的歌,為了要保存文化,出現了所謂仿民俗風格的舞團,舞台上的演出有故事情節,有戲劇效果,不過,卻不是立陶宛真正的傳統民俗文化。傳統上,唱歌跳舞都為了自己的娛樂,是不會有故事情節的...就只是單純的唱唱跳跳而已。

穿著精心製作的傳統服裝,不管男女生,背心是一定要的配備,格子或直條紋是男生專用,而橫條紋背心是典型的薩摩吉西亞地區女生專用的圖案,不管是深綠、深紅色,配上額頭上的髮帶是未婚女孩兒的象徵,而結了婚的婦女得將頭髮藏在頭斤中,頭巾繞過後頸在頭頂上打結,如這張圖所示

至於常常在大家還沒弄清楚甚麼樂曲之前,就結束下台的笛子演奏則是來自東北部AUKSTAITIJA地區的史古都笛(Skuduciai )和雷格立斯笛(Ragelis)立陶宛區域地圖請看這兒。史古都笛是結構最簡單的傳統樂器,也只有東北地區少數幾個省分有這樣的樂器。單一的木管,吹出的音只有單一聲音,依據木管長度而有高低不同的聲音,通常是周末休閒時刻,年輕男女聚在一起,彼此吹奏娛樂之用。
而雷格立斯笛則是底端接著的簧管樂器,笛身也有不同材質,甚至也有鵝毛莖製成,是牧羊人用來集結動物的工具,也是聚會、婚禮場所常見的助興樂器。來聽聽豌豆小朋友們的演奏

驕傲的文化遺產
能夠有某項文化活動被認列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當中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應該是每個民族最值得驕傲的事。來自立陶宛東北部靠近拉脫維亞地區的一種古老歌唱方式SUTARTINE就是讓豌豆的團員們引以為傲的介紹給台灣觀眾。這是一種類似和聲輪唱但是同樣以同樣聲部唱出旋律的方式,由一位領頭開始唱歌,之後接續的歌者要仔細聽前一位所唱的歌詞、音律,並在適當的時機唱出和前一位歌者一模一樣樂音,最多可由四組人一起演唱,而且只有女生擔任歌者角色。不管是復活節、聖誕節或國定假日都可以藉由這樣的歌唱方式娛樂助興。這裡是UNESCO站當中關於SUTARINE介紹。


豌豆團長Maci Jauskiene女士深入的研究立陶宛傳統民俗文化,深知唯有百分之百重現及教導孩子們最傳統的音樂、舞蹈,才能夠將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因此不論是音樂的選擇、舞蹈的呈現以及舞步、服裝之考究,都讓人為之驚嘆不已。已出版兩本民俗舞蹈相關著作的Jauskiene女士,正在為第三本以及陸續的作品努力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