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整:Maximilian.Teng
斯洛維尼亞,對大家來說是非常陌生的國家,這是因為它從南斯拉夫聯邦獨立出來到現在大概才20年,大部份人印象也許還停留在南斯拉夫時代。
在西元6世紀時,斯拉夫人(Slavic)在歐洲各地建立許多城市,之後先後因戰爭、地理因素,慢慢發展出不同文化特色的斯拉夫民族,大致上以區域分成南斯拉夫人、東斯拉 夫人、西斯拉夫人(註一)。
在1918年時,奧匈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瓦解,在南斯拉夫地區誕生一個短暫的王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及塞爾維亞王國(State of Slovenes, Croats and Serbs),之後在1929年將國名更改為南斯拉夫聯邦,這樣希望南斯拉夫各民族能和平並安定的想法之下,還是敵不過早在19世紀前就已萌芽的民族意識,最後在1992年正式解體。
註一、南斯拉夫人: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馬其頓人、波士尼亞人、黑山人;東斯拉 夫人: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盧森尼亞人;西斯拉夫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波蘭人、索布人。
------------------------------------------------------------------------------------------------------------
獨立出來的斯洛維尼亞北臨奧地利、東北匈牙利、西義大利、南克羅埃西亞,也與很多歐洲國家一樣,在邊界地區會受鄰國影響較多,我們在馬里波兒童民俗舞團帶來的「克恩頓傳統舞蹈」中便可看到一些奧地利影子在其中,我也詢問團長這樣的問題:
團長肯定地回答「這隻舞是來自奧地利南部叫作克恩頓的村子,因此會受到的奧地利影響,在那個地方,也住很多斯洛維尼亞人,如果你到了那村子,會發現在告示牌上寫這個地方通用斯洛維尼亞語,這樣同時存在斯洛維尼亞人及其他國家居民的模糊地帶其實存在於四周各國邊界地區。」
而我接著問,團長是如何去這些村落取材的呢?
「其實並不是我們自己去取材的,在斯洛維尼亞有一群熱愛民俗文化的人,去各地拜訪村落,最後將搜集而來的舞蹈、音樂、背景編整成冊發行出來,我們是參考這些資料,再自行將其舞臺化的。」
團長給我看一個範例,讓我吃了一驚,他們撰寫的方式相當仔細,是五線譜與舞步的圖示併排著,清楚解釋哪一個音符要踩什麼樣的步伐,這真的很需要時間去編整,這讓我非常佩服斯洛維尼亞的文化工作者。
眼尖的朋友如果來童玩節欣賞他們的表演,可以發現他們幾乎都是圍著圓圈跳舞,而這也是歐洲舞蹈上常見的樣子,馬里波兒童民俗舞團Krog Maribor前面的Krog即是圓環的意思,其中他們帶來的白卡尼鄂拉便是其中的典形。
這邊特別介紹源自於斯洛維尼亞Gorenjska地區的傳統服飾,同時也是代表他們國家的傳統服飾,而這是正式場合穿的,很少會穿著跳舞,本次表演就穿得較為輕便些,在他們帶來的表演「小紅傘復仇記」中可以看到,其中的紅傘跟上圖一模一樣,我便想說這紅傘是否有些特別的故事,可惜只有得到”只是單純裝飾”這樣的答案。
但有意思的是女性在腰間會繫上絲製蝴蝶結,已婚的女性會將其綁在右側、左側則是未婚,而在其他地區的傳統服飾(註二)並沒有這樣的裝飾,此外女性也會在頭上綁上花俏的頭巾來表示自己已婚,但不全部都是如此,像這個地區的頭巾就分婚後與少女佩戴兩種樣式,談到男女婚姻關係在服飾上的表現,身為女性的團長一臉不公平地抱怨:
「女性身上有很多地方可以看出已婚未婚,但男性卻沒有。」
這話讓大家捧腹大笑。
註二:其他地區的傳統服飾如西部的Primorska、東南地區Dolenjska、Bela
Krajina西南地區Notranjska、東北地區Štajerska、Prekmurje、西北地區Koroška。
結婚在很多國家,會有宴請親朋好友這樣的習慣,在斯洛維尼亞亦是如此,我們談到食物時,團長跟她的女兒便提到Potica(果仁蛋糕卷),蛋糕卷是源自中歐非常普遍的點心,團長說他們在慶典、結婚等聚會時,一定會準備這個。而我好奇問說是不是要結婚的女性,一定要會做這樣的點心呢?
團長這樣回答
「早期可能是如此,像我媽媽可能會這樣認為,但這不是必要條件,我雖然不大會做,可是在結婚時曾經做過一次,雖然味道怪怪的,但不是我做壞了,那是我的獨家秘方!」
我接著問如果會有這樣的問題,那可以去麵包店買嗎?
團長女兒解釋說「是可以去買,但一般不會這樣做,因為蛋糕卷做法有點困難,在這些場合,我們女生會去比較說這家的蛋糕卷味道跟技術好不好,從卷的層數跟餡料都會討論到,每一家也都有一些自己的秘方在裡面,如果用蛋糕店的一下就會被發現了。」
談到最後,團長還調侃女兒很會解釋但卻不會做,女兒便發誓說回去一定會去好好學做蛋糕卷,這也讓團長跟我們莞爾一笑,希望這樣有意思的習慣能繼續被傳承下去。
在斯洛維尼亞東北方,是國內少數擁有大平原的地方(參上地圖),同時這邊也產非常多葡萄,也因此有製酒的產業,馬里波兒童民俗舞團所在的(Maribor)馬里波即盛產白酒,此外這裡也是2012年歐洲文化之都,團長說在這個城市中,常常舉辦很多藝文活動,劇院、博物館、公共藝術、文化公園、歷史建築、自然景觀都維護的相當完善,他想應該就是這些原因讓她們的城市被選為文化之都。
團長的女兒也開心地述說她常常參加在公園舉辦的營隊,像是做糕點、機械人、舞蹈的營隊她都有參加過。
接著提到當地有名的藝術節Lent Festival,而舞臺是蓋在河面上,座位也有一部份在河面上直至河堤,提供給觀眾的位置非常多,這也是歐洲最大的戶外表演空間,她們非常開心地去講述這活動一切,我想這些已然變成她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份。
如果你非常喜歡他們的表演,建議各位可以去斯洛維尼亞的馬里波去看看,一定能從這富文化色彩的都市,得到非常多的感觸及感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