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整理/童心善
開始閱讀這篇之前,一定要先聽這一段:
這個銅管號角樂器稱為Karnay(音近卡奈以),常見於烏茲別克、塔吉克、伊朗等地,最主要的功能是召喚大家前來一起參加慶祝活動。不過,早年這個樂器是用於通報戰爭或災害訊號,現在則廣泛用於慶典、婚禮、迎賓或者表演場合。
Courtesy Shutterstock |
除了農產品,團長指著地圖,烏茲別克東邊受突厥語族文化影響,西部則受波斯文化,而東西部大致以Jizzakh 、Samarkand、Kashkadarya為分界,團長本人、父親及先祖都來自東部Fergana省,不過目前居住在首都塔什干市。
為什麼要提這一段東西部的區分?千百年來,中亞地區的歷史錯綜複雜,波斯人、希臘人曾將此地納入版圖、突厥民族都曾在這生根定居,阿拉伯人則帶來伊斯蘭信仰,隨著成吉思汗而來的蒙古文化甚至蘇聯時期的俄羅斯人都曾經留下深淺不同的影響,也造就了今天烏茲別克這個位於中亞地區中心的國家,特別豐富美麗的樣貌。且根據Laurel Victoria Gray博士研究,西元四~八世紀來自薩馬爾汗、布哈拉、塔什干地區的專業舞者,在中國朝廷相當受歡迎,常受皇帝邀請在宮中演出,七世紀開始,阿拉伯文化進入中亞,男女性別區分、女子開始戴面紗的習俗,原本公開場合的女子舞改由男扮女裝舞者替代,女生只在女子聚會場合跳舞。不僅舞蹈音樂,建築、工藝等也受到伊斯蘭文化的影響,表現出色彩多樣的幾何對稱樣式。
這次團隊帶來的是地方性的舞蹈音樂,讓我們一起認識:
Khorazm Lazgi/花剌子模地區 拉思集舞蹈
Lazgi是花剌子模一帶最常見的傳統舞蹈。由於此區融合了波斯人種,不僅髮色較淡,說話音調也較溫柔。Lazgi舞蹈由女生擔綱,舞者除了戴著插著白色羽毛帽子與胸前掛金幣亮片綴飾外,手腕關節靈活轉動並抖動胸部讓金幣發出聲響,隨著音樂節奏由緩至快,身體抖動的速度也隨之改變。花剌子模的男生舞蹈則是另一種樣貌,戴著大羊毛帽,以詼諧逗趣方式跳舞,不過喜悅舞團這回並沒有男舞者,團長只稍微說明了男女服裝上的差異。
這一段是只有Surnay(嗩吶)吹奏搭配Lazgi舞蹈,一樣可以看到手腕快速轉動卻又輕柔的樣貌:
Fergana地區
這個地區舞蹈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手勢舞出情感韻味或者日常生活、工作,先看看這支名為蠶繭的舞蹈,注意手勢動作,全是以繭取絲織布過程,最後,織好的布會纏繞在愛人身上,表達愛意:
蠶繭舞蹈影片:
除了日常工作,表達優雅含蓄的內心情感舞蹈Tanovar是另一地方特色舞蹈的代表,舞者要穿著窄袖、腰部貼緊的長袍。
Fergana
Tanovar影片,表達等待愛人的心情:
音樂形式-Duchova
在Fergana一帶,婚禮、過年的歡慶場合,除了有上述的Karnay開場外,接著的慶祝活動也需要音樂助興,Duchova就是一種地方慶賀音樂形式,甚至也配合走鋼索的活動,演變至今,各地都有屬於自己風格的Duchova。來聽聽這段Andijan地區的duchova,Surnay和Karnay是兩個最重要的樂器:
看到這裡,不知道大家對於受到伊斯蘭文化影響的烏茲別克,有沒有產生”為什麼女性不用戴面紗”這樣的疑問?原來是蘇聯統治期間,嚴格禁止婦女戴著伊斯蘭面紗,官方說法是解放婦女束縛,非正式的臆測則認為戴面紗是落後的象徵,蘇聯是要勇往直前邁步走的。這一次的訪談,學習音樂出身的團長出席受訪,對於服飾上的花紋或者舞蹈手勢所代表的意義較為陌生,這個遺憾就留待下回分解了。
參考資料:
1.
為了準備這次兩個小時的訪談,買了一本應該是目前台灣整理記錄烏茲別克傳統文化最完整詳盡的”聖經”-「中亞之心.烏茲別克」,作者為郭麗敏。團長一進門就看到書立刻睜大眼問,你們怎會有這本書?這是我的朋友寫的。接下來的談話,照片諮詢大約以這本書為藍本,強力推薦給對中亞地區文化有興趣的朋友閱讀。
2.
Uzbek Dance and Culture Society http://www.uzbekdance.org/about-uzbek-dance.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