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5

多元馬來西亞舞蹈文化:瑪蓉兒童舞蹈團(Mak Yong PutriRatna Mas)

多元馬來西亞舞蹈文化瑪蓉兒童舞蹈團(Mak Yong PutriRatna Mas)
宜蘭大學石雅如

依照馬來語的字面意譯舞團名稱是「瑪蓉黃金珍寶公主兒童舞蹈團,團長Farawahida女士有鑒於國家追求經濟成長,傳統文化受到忽略,決定在青少年間推展藝術教育,從課外活動漸漸發展成社團,教授學生傳統舞蹈。

舞團來自馬來西亞的吉蘭丹州(Kelantan),而這個地區正是孕育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瑪蓉(Mak Yong)的搖籃。被認為是馬來西亞最具代表性的國家級技藝瑪蓉,是一種融合說唱、舞蹈和音樂的表演藝術。運用於瑪蓉劇的演奏樂器有弦琴(rebab)、馬來鼓(gendang)、鑼(gong)和笛子(serunai)。瑪蓉相傳濫觴於八百年前,融合印度、泰國等風格元素傳入吉蘭丹地區,兩百年前逐漸發展為今日的雛形。一般認為馬蓉舞劇萌芽的原始目的是為了歡慶豐收酬神所用,這點可見於當欣賞完整的瑪蓉舞劇開端時敬拜貼地的象徵動作。此外瑪蓉舞劇也具備巫術性質,反映在表演姿態和口白中有融入祛病驅邪等內容。瑪蓉舞劇中的角色主要是由女性擔綱,分稱為瑪蓉(makyong)和伯蓉(pakyong)。瑪蓉指的是女性角色,而伯蓉則指男性角色。男演員在瑪蓉劇中多扮演服飾伯蓉的丑角,叫做配男(Peran)。團長說馬蓉的舞蹈姿態一般人在苦練後可以學其外觀,但是舞劇中的精隨,也就是口白語彙往往因為操用古語,只有專門藝師才有辦法演繹,加上馬蓉多以口耳相傳,增加傳承的艱難程度。二十世紀初期由於吉蘭丹皇室的支持,馬蓉流行於宮廷與民間,盛極一時。

O年代因為吉蘭丹州由回教政黨執政,為遵守伊斯蘭教義,吉蘭丹州的瑪蓉舞演出上受到限制,像是舞者的服裝改為不裸露肌膚的樣式,樂團的樂師必須嚴格執行單一性別,全由男性擔綱。不過馬來西亞其他州的瑪蓉舞演出不受上述的限制。這次參加童玩節,舞蹈團特別挑選了榮耀瑪蓉舞劇中主導樂器弦琴的橋段演出,全本瑪蓉劇總長90分鐘,而這段弦琴之舞(Mengadap rebab)原長15分鐘,為了配合大會節目,濃縮精華成6分鐘的表演,舞者以眼神和手指的動作以及面向樂團的姿態表達對弦琴的尊重,並且於開場時講述瑪蓉戲劇的內容,表演過程隱含向上蒼祈福,對大自然和生命的崇敬。


除了瑪蓉舞,舞團也帶來代表吉蘭丹地區的風箏舞(WauBulan),表演過程中可以看到鄉村孩童在曠野嬉戲放風箏和收風箏的姿態。同時也帶來其他馬來西亞不同區域的代表性民俗舞蹈,其中包含:北馬來地區的InangRenek,舞步特色是舞者腰部快速扭動並且用膝蓋在地上爬行;南馬來地區的舞蹈則是Zapin舞,舞者兩人一組,這首十四世紀傳入音樂曲風帶有濃厚阿拉伯文化元素的舞蹈,過去因為教義規定只能由男性所跳的這支舞,隨著時代演進女性也能共舞,在南馬來西亞和印尼蘇門答臘等伊斯蘭信仰地區十分受歡迎。此外,還有原住民部落的迎賓Bertabuh舞、表現農產豐收喜悅的EmbunSokSek舞,後者在演出過程中可以見到女舞者手上高舉米篩(nyiru)為農事忙碌,之後男女舞者歡慶豐收共舞,男舞者加以調戲的逗趣表演,反映庶民生活情趣。除了豐收之外,團隊也帶來傳統婚禮中的Asyik舞,原本起源自宮廷模仿公主優雅梳妝樣貌的舞蹈,因其典雅華麗的風格,成為今日馬來西亞平民百姓節慶活動中流行的舞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