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整理/童心善
隨著蘇聯政府解體,各個附屬國獨立、境內的經濟發展日趨平衡,今天我們在童玩節看到的烏克蘭舞團,已不是當年從加拿大或是美國來的【烏克蘭裔】舞蹈團,而是說烏克蘭語的青年朋友們。Vesnianka(春天)舞團的成員組成很有趣,有20出頭的團長兼舞者、17歲的女舞者和9歲的孩子們,和其他舞團不一樣的是,有個超級熱情的民謠搖滾(Folk Rock)樂團:Chymatskii Shlah(民族之路)。⇧上面這張圖是11世紀,基輔羅斯開始分裂的情況,西南方粉紅色區域就是大約形成今天烏克蘭的地區。
烏克蘭簡史:
烏克蘭的歷史發展和古代基輔羅斯有很深的淵源:基輔羅斯的建立是來自北邊斯堪地那維亞的Norman人(或說為Varangians瓦蘭幾亞人、瓦蘭人)統一了原先居住在頓河以西、第聶伯河一帶的斯拉夫及其他部族,建立了留里克王朝,後續的繼任者將版圖往南擴張至喀爾巴仟山北麓,一直到十三世紀基輔羅斯開始分裂、蒙古汗國進攻,喀爾巴仟山北麓的這二個沃倫、加利西亞公國#1卻躲過蒙古人的統治。這二個地方,被古羅斯人稱為【烏克蘭,有一說Kraine是邊界上的意思,U-kraine就是居住在邊界上的民族。也就是烏克蘭國家前身】。基輔羅斯在留里克建立王朝統一之後,斯拉夫人和瓦蘭人也相互同化成為今天的俄羅斯人,基督宗教也在弗拉基米爾一世在位時(978-1015 AD)靠向君士坦丁,帶入了基督宗教。烏克蘭也在這樣的過程中,信奉東正教,也同時保有自己的語言及文化。
蒙古達韃入侵之後,成立了金帳汗國,1240年佔領基輔,開始了240年的蒙古統治。一直到1547年,莫斯科大公國攻下羅斯公國改名為沙皇俄羅斯。1569年,盧布林聯合(Union of Lublin)成立,立陶宛大公國和波蘭聯合組成波蘭立陶宛聯邦,烏克蘭被納入波蘭的統治之下。此時的聯合政府對這塊地區經營有佳,許多波蘭農民移居此地屯墾。有許多烏克蘭貴族改信天主教,與依舊信仰東正教的農民開始有了矛盾衝突。
烏克蘭、歐洲俄羅斯南部這一帶的東歐大草原(第聶伯河下游及頓河盆地一帶),向來是喜好自由的遊牧民族居住地,因此不想被沙俄當作農奴的斯拉夫人或是不想被波蘭人統治的烏克蘭農民都會移居到此地,因而這一群人被稱為哥薩克人(Cossacks,意思是自由的人)。1648年,由著名的烏克蘭哥薩克首領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領導,反對波蘭統治起義,最後結果卻是在1654年,赫梅利尼茨基政權為求得保護情況下與沙皇俄國簽訂《佩列亞斯拉夫條款》,這個決定使得這10年起義奮鬥的【烏克蘭國家】雛形化為烏有。烏克蘭至此分裂為兩個部分,東烏克蘭和沙皇俄羅斯合併,西部烏克蘭繼續被波蘭統治。
19世紀,沙俄全面推行俄羅斯化政策,實行殖民統治。沙俄統治者,把烏克蘭語貶為【鄉巴佬】語言,強制烏克蘭人拋棄自己的母語和烏克蘭精神文化傳統。直到一次戰後,蘇聯政權成立,東烏克蘭加入聯盟,成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的一員。波蘭和蘇聯簽訂《里加條約》,西烏克蘭#2成為波蘭領土,1939年11月,二戰爆發,波蘭被分割佔領,西烏克蘭與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為一。隨著蘇聯解體,烏克蘭在1991年正式宣告獨立,陸續透過新憲法製訂,確立烏克蘭主權獨立,成為一個民主法制的共和制國家。今天烏克蘭的版圖還包括二次戰後歸給蘇聯的部份Bukovina#3以及部份Carpatho-Ukraine#4,都在蘇聯解體後成為烏克蘭國家一部份。
從歷史的軌跡上看,烏克蘭一直到近代才有完整的國家概念。然而不知道是否是這個原因,訪談過程中,二位烏克蘭朋友對於週圍鄰國的交流與版圖分割影響始終認為都認為那些全屬於烏克蘭的。即便是Vesnianka舞團帶來的,看的出有羅馬尼亞Bukovina地區風格的Hutsulka舞蹈(由四位小舞者擔綱),也認真的說,那是烏克蘭,不是其他甚麼影響的#5。
這裡有二段Hutsulka影片參考:
1.耆老們的Hutsulka
2. 年輕烏克蘭舞團重新編整編的Hutsulka
這種舞蹈是居住在TransCarpathian山區的一支稱為Hutsul原住民族的舞蹈,既然這是山區居民的傳統民俗慶典中很重要的社交功能舞蹈,我們便很難說嚴格斷定的說被畫分到今天烏克蘭版圖內的Hutsul人所跳的Hutsulka是烏克蘭舞還是羅馬尼亞舞,但是,我相信,靠近烏克蘭這區的Hutsul民族一定或多或少受到烏克蘭文化的影響,而有別於羅馬尼亞Bukovina地區的面貌。就讓我們用最開放的心胸去看待各個不同民族的傳統文化囉!
除了,斯拉夫族和周邊鄰近民族的音樂舞蹈,在烏克蘭歷史上扮演非常重要角色的哥薩克人(Cossack)舞蹈也常常整編後在舞台呈現。馬,是哥薩克人最仰賴的夥伴,馬術成了哥薩克人最擅長的,台灣有些遊樂園會不時會邀請安排烏克蘭哥薩克馬術表演,影片參考:烏克蘭哥薩克馬術紀錄片;戰士傳統精神影像記錄。至於哥薩克人的舞蹈,整個俄羅斯南方都有哥薩克人的身影,演出形式表達上也許二國不盡相同,但哥薩克人驍勇善戰、勇猛強壯的精神是一樣的。
Hopak(華貝克)舞蹈,是烏克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就如同波蘭的五大國舞之於波蘭的地位。Hopak起源同樣來自於哥薩克軍人,16-18世紀時,哥薩克軍隊中有一種稱為Zaporizhian Sich(或直接稱為Kozak Sich),類似一種社經軍隊組織。平時,軍隊接受徵召上戰場,凱旋勝利,班師回朝之後的娛樂就稱為Hopak,烏克蘭語意思是跳躍之意。軍中都是男生,因此這類的娛樂活動,都是男生參與,即興的做出各式高難度的跳躍動作,後來也有加入刀劍等武器,樂手們包括小提琴、揚琴、笛子、袋笛等也會一起加入伴奏助興行列。不過,此時的相關傳統並沒有文字記錄,經由歷史學家考證哥薩克人的生活才得出以上的結論。18世紀Sich組織消失之後,Hopak也就僅留存於部份村落做為慶祝活動之用。之後,舞台型式的表演興起,編舞家將這些動作整編之後搬上舞台,成為家喻戶曉的烏克蘭國舞。這裡是第一次將Hopak整編搬上舞台的烏克蘭國家民俗舞蹈團演出。
除了舞蹈,Chymatskii Shlah(民族之路)樂團給台灣觀眾帶來了不同以往的民俗搖滾樂,主持人戲稱這個樂團是烏克蘭五月天,爵士鼓、電吉他、笛子手、120BASS的手風琴、烏克蘭的傳統樂器Bandura(或稱Kobza,班杜拉琴) 、外加一位甜美可人嗓音紮實的歌手,炒熱了原本因為舞者少顯得舞台空曠的氣氛。由其是那位揹著120Bass的手風琴手(琴至少有七八公斤),站著邊拉邊彈外,還可以抱著琴上下跳動,完全不彈錯音,看得我瞠目結舌!
Bandura原來是烏克蘭流浪詩人(Kobzars,類似西歐的吟遊詩人)的基本配備彈撥類樂器,邊彈邊唱,講述著來來往往發生的故事。彈奏bandura琴的Kobzars通常都是盲人,因此Kobzar字義上的解釋就是彈奏Kobza的人。一直到19世紀,地方上開始成立專門學校,有系統的教授技巧及整編樂譜,而成為烏克蘭最著名的民族樂器。
看著這群年輕有活力的現代搖滾民謠樂手,我問了一個問題:你認為最具代表性的烏克蘭民謠是哪一首曲子?這位吉他手用他熱情的雙眼回應我:你一定要去看看這部電影,一部波蘭導演拍的片子,但歷史背景和烏克蘭息息相關,裡面有一首烏克蘭民謠,原先幾乎已經沒有人在唱,透過這部片,又在年輕族群傳唱開來。
這部片,導演Jerzy Hoffman,英文片名是With the fire and sword (火與劍),曲名是Ой, чий то кiнь стоїть (Oy chii to kin’ stoit’;嘿,那是誰的馬啊?)
按這裡是電影中出現的演唱片段
另外有其他樂團版本試聽:
1. Театр Песни Джерела 樂團
2. Okean Zley 樂團
3. Mandry 樂團
按這裏是片中出現的舞蹈片段
看著這群熱情年輕的孩子,用他們擅長的樂器,重新詮釋自己的民謠,我知道,烏克蘭歷史又寫了新的一頁!
--------------------------------------
註1:這二個公國分別是Halych和Volodymyr-Volynskyi,後來合併成Galicia-Volhynia。
註2:西烏克蘭包括Lwów, Tarnopol, Sanisławów,二戰前屬於波蘭領土,戰後Tarnopol、Sanisławów及部份Lwów併入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合國聯邦。可參閱【Lubllin波蘭】篇章。
註3:Bukovina布科維那原先是摩達維亞公國,先後被鄂圖曼土耳其和奧匈帝國佔領,一次戰後歸給羅馬尼亞,二次大戰中,蘇聯佔領北邊Bukovina,解體後,原屬蘇聯的部份成為烏克蘭版圖,另一部分則屬羅馬尼亞。
註4:Carpatho-Ukraine喀爾巴阡烏克蘭原是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國的一個省,二次戰後版圖重新洗牌的結果是歸給蘇聯,同樣的也在蘇聯解體後,成為今日烏克蘭的外喀爾巴阡州。
註5:對於民俗文化,不太能用現在的政治疆域概念去看,尤其是整個歐亞大陸是一整塊陸地,各個民族部落,一開始一定是選擇富饒安全之地、依山傍水而居,人口愈來愈多,或是生活條件變差了之後,開始有了擴張勢力或是尋找更宜於居住之地的想法,衝突戰爭免不了,但貿易經濟往來更是人們樂於見到的,彼此交流過程一定有相互的影響。在做采風訪談時,我們儘量避免直接提問有關宗教信仰、政治立場的議題,但實際上,在人們心中或多或少還存在著政治疆域的想法。
鮑羅定從俄羅斯出發,譜出《伊戈爾王子遠征記》;
回覆刪除慕夏站在斯拉夫的角度,繪出《在突厥人的長鞭與哥德的刀劍下腹背受敵》;
從歐亞大陸的觀點,我們不再被政治疆界切割得支離破碎,反而看見一片深邃與美麗,看到各民族間最真誠最多元的文化交流。
馬友友的絲路計畫如此,童玩節采風錄亦如此。
(俄語系已擴大成斯拉夫語系,但演變成印歐語系才是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