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來自南太平洋、美拉尼西亞群島的斐濟共和國,帶著斐濟人特有的快樂歡迎歌,第一次來到台灣,踏上宜蘭土地。
南島語族VS美拉尼西亞
談斐濟的歌舞之前,先來了解甚麼是南島語族[1]以及和美拉尼西亞群島的關聯。南太平洋群島分為三大塊:以關島、塞班為代表的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夏威夷、庫克群島為代表的波里尼西亞(Polynesia);以及斐濟、萬那杜為代表的美拉尼西亞(Melanesia)。
包含台灣在內的南太平洋諸島上的族群,都屬於南島語族的範圍。
學者從語言發音、及文化、考古的考據顯示,南島語族範圍北至台灣、南達紐西蘭,東至復活島(隸屬智利),西邊遠達非洲東岸印度洋上的馬達加斯加島。而依據東西植被和動物地理分布不同,又區分為東部南島語和西部南島語,這一條劃分東西的界線正好和地理植物學界的華理士線幾乎一致,語言發展也就以這一條以印尼峇里島(Bali)和龍目島(Lombok)之間為分界線,不過,也有例外的關島查莫洛語(Chamorro)和帛琉語(Palauan)位在華理士分界線以東,卻是屬於西部南島語系區的語言。
學者從語言發音、及文化、考古的考據顯示,南島語族範圍北至台灣、南達紐西蘭,東至復活島(隸屬智利),西邊遠達非洲東岸印度洋上的馬達加斯加島。而依據東西植被和動物地理分布不同,又區分為東部南島語和西部南島語,這一條劃分東西的界線正好和地理植物學界的華理士線幾乎一致,語言發展也就以這一條以印尼峇里島(Bali)和龍目島(Lombok)之間為分界線,不過,也有例外的關島查莫洛語(Chamorro)和帛琉語(Palauan)位在華理士分界線以東,卻是屬於西部南島語系區的語言。
南島人在數千年前的冰河時期,自東南亞洲移民進入美拉尼西亞,過著原始的狩獵生活;【另外一批的南島人則在前一批的移民潮過後很久,才駕著獨木舟划船進入美拉尼西亞。南島人的大型獨木舟上,載滿了建立新故鄉所需的新事物和新方法,包含薯芋、西穀米、椰子、檳榔、豬、狗、雞、陶器、石錛、魚鉤和漁網,他們在潟湖上蓋高腳屋,建立濱海的大型定居村落,開墾坡地從事耕作並捕食海裏的魚蝦貝類】[2]。美拉尼西亞Melanesia中的Mela原意是黑人的意思,nesos意思就是島嶼,也是南太平洋三大群島中,唯一以黑人之島來命名的群島,藉此來區分密克羅尼西亞、波里尼西亞群島上膚色較淺的原住民。斐濟群島上除了當地人,另外還有為數不少的印度移民,是早年英國殖民期間,需要大量的人力採收甘蔗,而自印度引進勞力,此外,中國大陸的移民也佔有一定比例。
女孩兒的傳統衣飾 |
生活及服飾
雖然現今斐濟各島嶼上族群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方式也不一,但居民生活在同一個社區、小朋友們一起上學、各自發展不同的經貿圈,倒也能和平共處,不再有以往的以戰爭搶奪他族土地的狀況。
斐濟人的社會階層,和南島語族的族裔類似,每個村落有一位大頭目,村落裡有不同氏族,氏族之下還有各個家庭,村裡的制度及規範由大頭目制定,雖然沒有書面文字記錄,但每個家庭都會遵守。人們以農業生產為主,樹薯、芋頭為澱粉類主食,山豬肉是進貢大頭目必備的珍饈,椰汁、野生漿果、農場的蔬菜是維他命C的補充來源,而甘蔗則是主要的經濟作物,斐濟至今的甘蔗製糖還是主要的出口經濟來源。
傳統的服裝衣料來源是Mulbery這類的桑葚樹皮,經過水煮,樹皮會剝裂成一片片,在經過曝曬、天然的染色繪圖,圍成胸衣或裙子,如下圖所示。另外,女孩兒們在腰間及手上戴的葉子裝飾,是來自長在鹹淡海水交界處的Mangrove(紅樹)的樹葉,充分利用島嶼周圍的各種動植物生態。舞台上,除了開幕第一天的裝扮採用了傳統的樹皮製衣,餘下演出的日子都以現代的布料替代,因為樹衣的耗損率太驚人啦!
傳統斐濟衣飾上的圖騰裝飾,顏色採天然樹皮煮沸過後染色,因而只有咖啡及黑兩種顏色。 |
受基督教影響的斐濟人,週日上教堂做禮拜是每週固定必做的功課。來到台灣,週日的演出活動雖不能中斷,但這群虔誠的基督徒以宗教歌曲、讚美上帝的詩歌,衣著打扮也換上了做禮拜專用的白色服飾,上了舞台,用斐濟人特有的文化和大家見面。
Bula歡迎歌
這首歡迎歌,是每次開場一定要唱的一首歌。搭配著厚實的竹筒敲打節拍的歡迎歌,歌詞大意是:親愛的朋友們,祝福大家都能快樂平安。
Meke 傳統歌舞
除了歡迎歌,斐濟人稱傳統的歌舞為Meke,至於如何辨別甚麼是Meke?團長說:能夠現場一邊唱、一邊跳,而且分為二組,一組專司唱歌及敲擊樂器、另一組專司舞蹈,通常就是Meke了。歌謠內容多數為一個故事,口耳相傳,一代傳一代,和波里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島嶼族人一樣,透過歌唱及搭配手勢,來傳達歌詞的內容。今年(2010宜蘭童玩節)帶來的一首曲子Sa Basi’a,一首描述從前有位女子第一次出國門到澳洲旅行的經驗,歌詞裡談到看見雪梨歌劇院,舞蹈手勢便有類似歌劇院的尖頂。
Lali ,最主要的敲擊樂器 |
斐濟戰士,臉上黑色的裝飾是為了表是英勇氣概。 |
參考資料:
中研院數位典藏平埔文化專題http://ianthro.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