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大學人文管理學院助理教授/石雅如
在西班牙殖民前的阿茲提克時代,主要教育機構依照社會階層分為三類,分別是:針對貴族階級的祭司養成所、一般人民學習生活技能的百工養成所,和文化藝文專才養成所。今年童玩節邀約的墨西哥舞團便是以阿茲提克時代的文藝專才培育所(Cuica-文藝, Calli-家)命名,所以從團名得知此舞團成立的宗旨在於培育青少年傳承墨西哥傳統民俗樂舞。團長為墨西哥民俗舞蹈碩士,將墨西哥在地文化生活巧妙的融入表演之中,觀看該團的演出,就像進行了一趟北墨西哥的民俗之旅!
將墨西哥中北部樂舞視為表演重點的文藝之家舞團,演出內容的靈感發想於該地區的前哥倫布時期的瓦司蒂卡文化(Huasteca),該文化圈的地理分布範疇跨越今日墨國中北和東部的六個州,包含舞團所在地的聖路易波多西(San Luis de Potosi)州。
在「波多西瓦司蒂卡的生日宴會」和「伊塔爾哥瓦司蒂卡婚禮」的舞碼中,舞者身著由當地住民手工製作的服裝,將生活周遭的動植物圖案一針一線的繡在衣服上。隨著舞蹈情節的演變,我們看到西班牙天主教傳入前瓦斯蒂卡文化的多神信仰。前殖民時期當地人們敬獻花朵給土地聖母(Tonancin), 但隨著殖民宗教傳入的影響,歌曲的歌詞中也出現聖母瑪利亞和具有印地安特質的瓜達露佩聖母(La Virgen de Guadalupe),在在反映出當地原住民信仰的變遷歷程;此外,在婚禮的舞碼中,我們看到瓦斯蒂卡文化的風俗慣習、提親、婚禮等等相關儀式的進行方式,以及婚後男女分工的生活狀態。
本團的表演服飾與裝扮皆隱含特定的文化象徵,像是女舞者長髮垂放代表日常生活,紮辮子的髮型則代表工作中,至於頭上戴著螢光色彩繽紛的髮飾,則是方便將頭髮紮入俾利行動。上身穿著色彩絢麗的斗篷,若下身搭配用整塊黑色布裙,是傳統瓦司蒂卡原住民婦女的打扮,當觀眾看到下身裙改為白色蓬裙,則代表經歷過西班牙殖民後的風格服飾。至於單身或已婚的身分也可以從裝飾的變化得知,觀眾見到婚禮舞碼中,扮演新嫁娘的女舞者原本背部長條下垂的綴飾被剪短,這個橋段真實呈現波多西地區的傳統婚嫁習俗。
「辛那露亞州的馬薩特蘭嘉年華」舞碼則是將馬薩特蘭這個濱臨太平洋岸的城鎮,因緣於歡慶二次大戰勝利承襲而來的嘉年華會原汁原味的搬到童玩節!從開始的小丑和不同人物一一出列便充滿歡愉的氣氛,手持鞭子的舞者,搭配此嘉年華的道地音樂鬥牛曼波(El toro manbo)等歌曲,在小販於慶典中穿梭叫賣的樂曲高潮中結束華麗的演出。
至於「哈利斯科的墨西哥慶典」這首舞碼,要先提到哈利斯科省的傳統民俗樂團馬立亞齊(Mariachi),樂師們頭戴寬邊帽,身穿類似鬥牛士鑲金銀邊線的緊身上衣和長褲,以小號、提琴和吉他為主要樂器,這應該是國人最熟悉的墨西哥印象。在觀賞這首舞碼的演出同時可以聽見墨西哥揚名於世的代表性歌曲「美麗的小天空」(El cielito lindo),正如歌詞的內容,男舞者隨著女舞者亦步亦趨緊跟不已,映照出熱戀不捨的甜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